最佳答案:候氏制碱法 最大特点是不从固体碳酸氢铵(NH4HCO3),而是由盐卤先吸收氨后再碳酸化以进行连续生产,此法的原理是:低温下用氨饱和的饱和食盐水通入二氧化碳(CO
最佳答案:简单的来说 氨气的溶解度比二氧化碳高 氨气及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而氨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相当于酸碱中和此反应更容易进行 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 碳酸生成的量不仅少而
最佳答案:简单的来说 氨气的溶解度比二氧化碳高 氨气及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而氨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相当于酸碱中和此反应更容易进行 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 碳酸生成的量不仅少而
最佳答案:如果先通CO2,因为CO2溶解度小 ,溶解的CO2的量有限,后面既使通入再多的NH3,也不能提供足够多的HCO3-,不能析出碳酸钠固体.故先通NH3后通CO2的
最佳答案:那是创造碱性环境因为CO2在溶液中显酸性 (H2CO3的平衡).要是溶液显碱性,那么CO2就比较容易被吸收 (NH4)2CO3容易解离,分解出来的CO3-就容易
最佳答案:1co2+h20=(可逆)h2co3nh3+h2o=(可逆)nh3.h2oh2co3+nh3.h2o=nh4hco32co2+h20=(可逆)h2co3nh3+
最佳答案: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大于是一体积的水中只能溶解两体积的二氧化碳.如果先通二氧化碳的话,会导致二氧化碳利用率很低;而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大约是一体
最佳答案: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大约是一体积的水中只能溶解两体积的二氧化碳.如果先通二氧化碳的话,会导致二氧化碳利用率很低;而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大约是一体
最佳答案:因为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是1:1体积溶于水,而氨气是1:700体积溶于水.由此可见,氨气的溶解性远大于二氧化碳,先通氨气,形成碱性溶液后,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即可
最佳答案: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小 先通这个的话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就很少 但是氨气的溶解度很大 先通氨气水里就有很多氨气 再通二氧化碳通多少反应多少 反应物就很多 生成物也就多
最佳答案:CO2溶解度小.生成的NH4HCO3就少,就不能和NaCl反应生成NaHCO3了.
最佳答案:中和产生的酸,要是后通,可能产生的碳酸钙又会反应,影响沉淀表面,得不到纳米的了仅供参考
最佳答案:Na+ +NH3+H2O+CO2==NaHCO3(沉淀)+NH4+NaHCO3溶解度小H2O部分被反应了溶液的pH值适合NaHCO3沉淀
最佳答案: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其极溶于水,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比氨气小很多,先通氨气可以使反应很好的进行,吸收二氧化碳更多.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I(1)H2CO3酸性比盐酸弱,CO2与NaCl不反应且CO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在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氨气以后再通入CO2时,先生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