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所需温度较高,分解速度较慢;2kclo3==(加热)2kcl+3o2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比较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是否产生氧气确定前后的质量变化;
最佳答案:1.操作:将氯酸钾加热至溶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现象:木条复燃结论: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速度较慢.2.操作: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现象:木条
最佳答案:高锰酸根的氧化性很强,不需要催化就可以反应.但氯酸根的氧化性还不够强,必须有外界条件催化剂或者加热才能开始反应.二氧化钠?这个是什么东西?氧的化学价岂不是变成0
最佳答案:试验过程(非规范格式,只阐明大体流程):加热比较纯净的氯酸钾,加热融化甚至沸腾才有少量氧气缓慢释放(这点可用带火星木条来检验).加入少量已知质量的二氧化锰并均匀
最佳答案:验证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说明是催化剂
最佳答案:氧化铜记得高中化学的某个实验就是用氧化铜催化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最佳答案:二氧化锰质量分数变高了啊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质量是不会变的而氯酸钾要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不就减少了么,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会升高
最佳答案:不同物质的反应条件不同,没有可比性嘛.氯酸钾不太容易分解,需要加入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条件.高锰酸钾较容易分解.只能这样解释啦!
最佳答案: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可分解出二氧化锰氯酸钾制氧气则需二氧化锰
最佳答案:因为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可起催化作用.
最佳答案:一个加二氧化锰,一个不加,通个导管到水下,看冒泡的速率
最佳答案:理论上的“立即”是以时间轴零起点算起,在物理学上是不成立的所以如果用X轴作为时间轴,Y轴作为氧气生成量的话,起点是在原点右侧少许切图像是"s"性
最佳答案:氯酸盐分解常采用各种不同的氧化物作催化剂,其活性强度顺序为:Cr2O3>MnO2>Fe2O3>Ni2O3>CuO>TiO3,其中以Cr2O3活性最强,若用金属硫
最佳答案:1. 2KClO3 ====2KCl + 3O2245 149 9624.5 X=14.9g y=9.6g可制得多少克氧气9.6g同时生成氯化钾14.9g2.
最佳答案: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