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最佳答案:首先要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溶液,溶液中有无过量的溶质固体存在.如果没有上述的条件,那么溶质原本就是溶解了的,加再多溶剂它还是只溶解了那么多溶质,所以溶质质量是不变的
最佳答案:因为溶液中没有溶质固体存在啊,所以你溶解什么啊,举个例子:比如一碗粥,里面10个米粒,你像碗里加了一些水,米粒还是10个啊,而这个米粒就相当于溶液中的溶质,你明
最佳答案:因为稀释溶液的过程中并没有添加或者减少溶质,而只增加了溶剂的量,因此溶质的质量肯定是不变的了.你的误区可能是你把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稀释后溶液的浓度搞混了.
最佳答案:是这样滴举个例子,你将原本的溶液分成两份那两份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显然是相等的,对吧假如你能将其中一份的溶质和溶剂分开然后再加入另一份中肯定加入后与加入前的质量
最佳答案:因为是饱和溶液,而物质的溶解度(设为s)是不变的的,而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s/(100+s)所以虽然蒸发了一些溶液,剩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不变
最佳答案:我们标定硫代硫酸钠用的是重铬酸钾法,方法是用分析天平精密称取在120度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15g,置碘量瓶,加水50ml,使溶解,加碘化钾2.0g,轻轻
最佳答案: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饱和Ca(OH)2溶液降温后,溶解度增大了,原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了,所以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没变,溶剂
最佳答案:对的,比如对氢氧化钙溶液而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在水不蒸发的条件下,可使溶液由不饱和转化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需考虑三个因素:溶质,溶剂和温度
最佳答案:1.恒温,限定了其溶解度2.饱和溶液 ,限定了其质量分数3.适量俩个字,是怕你蒸干了,那就不是溶液了4.在上述三个条件下,虽然水分少了,但固体也会析出,溶液还是
最佳答案:溶质(如盐)溶解时,首先要遇水变成离子,这个过程需要吸热,之后这些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水合离子,这个过程放热.如果吸热比放热多,则溶质溶解时吸热,如果放热比吸热多,
最佳答案:比如在50摄氏度时100克硝酸钾溶液中有40克硝酸钾假设是不饱和的,质量分数是40% 降温到40度,如果40摄氏度时溶解度正是40g/60gH2O不就变成饱和溶
最佳答案:溶液是溶剂(水)和溶质(烧碱)混合,当水被消耗了…被消耗水溶解的溶质就析出,剩下的还是原来的浓度了…就相当于一大堆混合的大小石头,你铲出去一铲,在外面把大小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