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加入少量HCl看是否有气泡
最佳答案:教科书方法:通CO2,或者加碳酸氢钠.不管哪一种,都要加热使生成的碳酸氢钠或过量的碳酸氢钠分解.
最佳答案: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将氢氧化钠转化成碳酸氢钠.
最佳答案:加入过量的氯化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若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反应:BaCl2 + Na2CO3 = BaCO3↓ + 2NaCl氯化钡要过量
最佳答案:氢氧化钠是强碱 将滴入其中的盐酸中和掉了 碳酸钡当然不会溶解 但是如果盐酸过量 碳酸钡就会溶解
最佳答案:不可行因为加入过量的NaOH之后最后蒸发之后一定会有NaOH在固体中 不行而且这儿感觉有点劳民伤财要是直接把固体加热的话 NaHCO3直接分解就得到碳酸钠的话这
最佳答案:盐酸中的氢离子首先会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这也就是酸碱中和反应.碳酸钡盐之所以有能力与酸反应也就是因为他显弱碱性
最佳答案:盐酸中的氢离子首先会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这也就是酸碱中和反应.碳酸钡盐之所以有能力与酸反应也就是因为他显弱碱性
最佳答案:CaCO3 ==高温== CaO + CO2↑Fe + CuSO4 = Cu + FeSO4 也可以考虑加酸,盐酸或稀硫酸Ca(OH)2 + Na2CO3 =
最佳答案:①先制成溶液,然后加入少量氯化镁②硫酸钾③制成溶液,然后加入锌粉④制成溶液,然后加稍过量的氯化钡
最佳答案:如果你是拿氢氧化钠固体配置标准溶液的话,由于里面含有碳酸钠,相当于有一部分质量用来抵消碳酸钠多出来的那份分子量了,则你认定的标准溶液浓度比实际偏大,滴定盐酸实际
最佳答案:铝片不能检验碳酸钠中混有氢氧化钠,虽然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铝酸钠,但碳酸钠溶于水也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所以不能检验碳酸钠中混有氢氧化钠.碱石灰又称钠石
最佳答案: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后,氢离子先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碳酸氢根离子,不放出气体,在加盐酸后,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碳酸,复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最佳答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1)碳酸氢钠是酸式盐,可以和强碱反应NaHCO3+NaOH=H2O+Na2CO3过量的NaOH和CO2生成Na2CO3(2)碳酸钠和碳酸生成
最佳答案:偏大,碱滴酸时由于混入碳酸钠,所用碱液体积必然增多,由此计算来得酸浓度偏大.
最佳答案:(1)方案一,稀盐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该方案不合理.(2)方案二,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反
最佳答案: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应后液体蒸干,得到的一定是氯化钠固体.根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