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最佳答案:ph=5那么 [h]=10^-5 稀释后就是2*10^-7而原来[so4]=5*10^-6 稀释后就是2.5*10^-6 比一下么就近似是答案了这个不牵涉水解么
最佳答案:不久前刚研究过这个问题.两者的关系是有的,不过不是一次正比,也不是二次正比.而是:电导率与浓度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即:DDS=A×(√C)+B括号里面那个是浓度
最佳答案:可以这样理盐类的水解也好,弱电解质电离也好,其实都是和水发生作用,溶液越稀,那么盐,弱电解质与水接触更充分,所以越稀越水解,越稀越电离
最佳答案: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的PH值将----------减小,因为相当于电解水,所以硫酸的浓度会增大,酸性增强,pH减小请总结出ph变化与溶液中H+浓度变化关系---
最佳答案:设NaNO3的质量为xg.原溶液质量为yg.x/y=0.22 x/(y+100)=0.14 得出:x=38.5g 物质的量浓度=38.5/(85 X 0.15)
最佳答案:1、不知道你又没有听你们化学老师说过一句话,对于离子是“减弱不消除”,其实记住就可以了,对于分子来说分子数变少,溶液体积变大,浓度当然是变小2、如果考虑极限的话
最佳答案:容量瓶的容积是在普通室温(25C)定容的,如果配制的溶液较热,未充分冷却就转入容量瓶,容量瓶会由于热胀冷缩而发生一定体积变化,这样容积就不准了.
最佳答案:溶液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所以取出任何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c=0.1/1=0.1mol/L不是不算,而是前面的10毫升水,就在稀释后的1升溶液中.这是溶液
最佳答案:题目的意思也就是4克的氢氧化钠配成1L的溶液.c=n/Vn=m/M=4/40=0.1所以c=0.1/1=0.1取出的10ml应该是和溶液的浓度一样,所以还是0.
最佳答案:10ml溶液的浓度和1L的浓度一样n(NaOH)=4、40=0.1molc(NaOH)=n/V=0.1/1=0.1mol/L
最佳答案:C加入硫酸后试剂是酸性的,无论是用斐林试剂还是托伦试剂都是要在碱性环境下,所以先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碱性,一份调至中性,碱性的那份加入3,验
最佳答案:原溶液中 硫酸的物质的量=100*49%/98=0.5摩原溶液的体积=物质的量/摩尔浓度=0.5/6.9=0.0725升zn+h2so4=znso4+h2 溶液
最佳答案:n=m/M=0.73g/36.5g/mol=0.02molC=n/V=0.02mol/0.2L=0.1mol/L
最佳答案:首先,你要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它表示的是单位体积内物质的量的浓度,就像密度一样,是一种属性,跟物体取出来多少、形状如何没有关系.也就是说,10ml和1L的溶
最佳答案:22.4L就是1摩尔啊 N=V/22.4=22.4/22.4=1molc=n/v=1mol/0.5L=2mol/L
最佳答案:你这个问题的下面的补充,说明你把稀释定理和电离平衡搞混了~首先,根据稀释定理: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与解离常数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溶液浓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最佳答案:你这个问题的下面的补充,说明你把稀释定理和电离平衡搞混了~首先,根据稀释定理: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与解离常数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溶液浓度的平方根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