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探究性实验设计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探究式学习中的一个过程,也是科学课程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本题主要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A、气球的作用是收集
最佳答案: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性由强到弱:Zn>Fe>Cu,而离子的氧化性却是:Fe 3+>Cu 2+>Zn 2+,故A正确;B.因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根据三大化石燃料来考虑;B、根据铁矿石的特点考虑;C、根据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考虑;D、根据新能源的特点考虑;A、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故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根据三大化石燃料来考虑;B、根据铁矿石的特点考虑;C、根据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考虑;D、根据新能源的特点考虑;A、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故
最佳答案:“|x|=|y|”推不出“x=y”,而“x=y”⇒“|x|=|y|”,故“|x|=|y|”是“x=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A正确;根据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可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复数的有关概念和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A.“复数z∈R”是“[1/z]=1.z”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正确,∵当z=0时,充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C两个选项是判断充要性的问题,一看能否由已知推出结论,二看能否逆推回来,然后综合判断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对于B,是全称命题的否定,一是变量词,二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运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机物的概念和置换反应的基本概念解答.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故物质X是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根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进行解答;B、根据C6H12O6含有碳元素进行解答;C、根据C6H12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对比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分子,判断分子种类是否改变.B、对比反应前后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判断原子种类是否改变.C、根据单质、化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及温度、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来分析解答;A、加水稀释促进水解;B、加入NaOH固体抑制碳酸根水解;C、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水解
最佳答案:A途径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6HNO 3(浓)=H 2SO 4+6NO 2↑+2H 2O,属于浓硝酸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产物中无盐生成,因此浓硝酸只表现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80g SO3的物质的量为:[80/80g/mol]=1mo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mol三氧化硫中含有3molO;B.标况下8.96L氢气的
最佳答案:C选项是错的.原因:地球的总储水量约 1386×10亿立方米,其中海洋水为1338×10亿立方米,约占全球总水量的96.5%.选项中给出的71%是海洋表面积占地
最佳答案:光合作用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是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者均属化学变化,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均无变化.故选D
最佳答案:BA、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故A正确;B、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如铂,仅、银等,其余大多数以化合物存在.故B错误;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
最佳答案: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水被通电分解时,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水分子内的化学键被破坏,故A正确;B、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
最佳答案:A正确答案:AA.不正确,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B.正确,重金属盐可使牛奶或豆浆中蛋白质变性,减小对人体的危害;C.正确,含有磷元素生活污水排入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