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 g水且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可得设剩余溶液质量为x,有a%(m+x)=2a%m得x=m原溶液质量为2mc=(2m*a%
最佳答案:先蒸发60克水后,降到原来温度析出5g固体,后再蒸发60克水后,温度仍将到原来温度,又析出6克固体,说明开始时不是饱和溶液,因为饱和的话会析出同样是6g的晶体,
最佳答案:前面三种物质都可以做还原剂,亚硫酸硫可以升到+6价,硫酸亚铁的铁可以升到+3价,一氧化氮的氮可以升到+3+4+5价.选项里面也只有C中间的氯可以升到+7价能做还
最佳答案:设蒸发水质量为Xg,则有m*a%/(m-x)=2a%求得X=m/2.同理,设加入水yg,则有m*2a%/(m+y)=a%求得y=m. 设两溶液均bg,则(m%*
最佳答案:物质的溶解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20/120-20=20%,抱歉,失误了
最佳答案:溶解度公式(饱和溶液适用)溶解度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 = -------------------------100 饱和溶液中的溶剂得S m--
最佳答案:溶解度公式(饱和溶液适用)溶解度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 = -------------------------100 饱和溶液中的溶剂得S m--
最佳答案:100m/n (克/100克水)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100g溶剂中所能溶解溶质最大的克数.
最佳答案:这是可以算出来的,可以这么算,1)取其中一份溶液,蒸发掉60克水,有2.5克晶体(不含结晶水)析出,若再蒸发掉60克水,还有多少晶体析出(保持前后温度不变)有晶
最佳答案:溶解度定义: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100g溶剂中所能溶解溶质最大的克数由题目可知,该溶液原来并非饱和溶液,所以才会出现蒸发40G水才析出晶体8克,而实际该物质
最佳答案:用1连续乘0.85,看乘几次能够小于0.25实际上是一个求对数的题,也可以直接用计算器算lg0.25除以lg0.85的商
最佳答案:减小;这个很明显增大;这个也很明显不变;因为溶质溶剂的量都不变不能确定;因为1.如果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则这种变化下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如果原溶液时不饱和溶液,
最佳答案:1000g18%的A物质的溶液分成等质量的两份每份溶剂(水)的质量=500*82%=410g溶质(A)的质量=500%18%=90g蒸发掉60g水,有2.5g晶
最佳答案:第一题是15克;第二题是20%1.应该注意到题目中并没有说原溶液是饱和的,所以蒸发60克水过程包含了两个过程,开始时是只蒸发水,第二阶段是一边蒸发水,一边析出晶
最佳答案:1.两份溶液中各有A物质:500g*18%=90g A物质因为:蒸发后的溶液析出了晶体,所以这时的溶液是饱和的所以:蒸发后溶液中A物质的浓度为:(90g-2.5
最佳答案:B.K2MnO4 锰酸钾Cu2O中的铜显正一价、Na2SO3中的硫显正四价和NO氮显正一价,他们的化合价均属于中间价态,B选项中K2MnO4 ,锰显正六价,中间
最佳答案:怎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20/(120-20)=20%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溶液中有硝酸根时,再加入酸,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金属能溶解;B.金属全部溶解,Fe可能以Fe2+形式存在;C.若金属全部溶解,失去电子的是铁元素和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