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加入氢氧化钠后,生成了氯化钠和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对导电能力影响很小,主要是生成的氯化钠与先前的氯化铵浓度上相等,所以导电能力不变
最佳答案:(1)NH3+H2O+CO2=NH4HCO3(2) NH4HCO3+NaCl=NH4Cl+NaHCO3↓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
最佳答案:加入氯化铵晶体后,溶液中氯化铵会大量结晶析出,所以水解平衡会被抑制了.实验证明如此
最佳答案:对于氯化铵溶液来说,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浓度*铵离子浓度=溶度积这时,往溶液中加入氯化钠,由于氯离子浓度增大,溶度积不变,导致铵离子浓度减小,使氯化铵析出.
最佳答案:控制PH值,使络合钙镁离子的试剂正常发挥作用.
最佳答案:加入氨水和氯化铵溶液是为了保持溶液呈碱性,防止钙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钡不能沉淀
最佳答案:会,氯化铵是酸性的,加入银氨溶液会破坏他的碱性环境,会生成白色沉淀
最佳答案:先变小,然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因为氯化铵晶体溶于水是一个吸热反应,氯化铵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铵晶体,加入的晶体小于析出的
最佳答案:应该是变小吧,氨水是碱性的,氯化铵水解显酸性····中和Ph变小,你用平衡来解释也可以一水合氨电离,你加入铵根离子,平衡右移,氢氧根减少,Ph变小·····
最佳答案:氮气.这是实验室制备氮气的方法.NaNO2 + NH4Cl = NaCl + 2H2O + N2
最佳答案:氯化铵的加入增大了铵根离子的浓度,抑制了一水合氨的电离,使其电离程度减小,碱性减弱.
最佳答案:氯化铵溶液应该是弱酸性,加水后酸性更弱,显然氢离子浓度更小.这里的OH-离子不会因为水的稀释而减少,而是OH-离子是由水电离得到的.NH4+的量是固定的,与OH
最佳答案:2.加快反应的速率3.需要对比试验鸡蛋壳是碳酸钙,溶于盐酸,所以会下沉(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最佳答案:氯化铵的水解方程式NH4++H2O==NH3.H2O+H+结论:氯化铵能够促进水的电离,而且,浓度越大越能够促进电离,加入氯化铵,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进而促进水的
最佳答案:不仅是氯化铵,其实任何一种中性电解质都能增稠!比如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钾、硫酸钾…….增稠的原理是这些强电解质增强了表面活性剂胶束团的抱水能力,使胶束团和水分子
最佳答案:缓冲溶液的特点是: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酸、碱,溶液的pH几乎不发生变化.使用缓冲溶液,当然是为了维持溶液的pH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使其发生很大的变化.测定水硬度
最佳答案:先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再和氯化铵反应生成NH3.H2O,最后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你想如果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先反应生成NH3.H2O.那氯化铝岂不又和
最佳答案: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2NH4Cl+Ca(OH)2===2NH4OH+Ca
最佳答案:氯化铵水解:NH4Cl+H2O=NH3+H2O+HClMg+2HCl=MgCl2+H2产生NH3,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