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i•润州区二模)请根据b列装置,回答问题
1个回答

解题思路:(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

(2)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3)观察该装置的特点,会发现弹簧夹是用来夹住橡胶管的,有孔隔板是用来放固体颗粒的,利用压强的原理分析即可得知该装置的优越性;

(4)可能使用了浓盐酸,也可能石灰水变质等原因使石灰水未变浑浊,并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5)根据题干中提供的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写出化学反应式;

(6)本题是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应紧扣实验现象分析其性质.

(1)标号①②的仪器分别是长颈漏斗和水槽;

(7)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氧气、二氧化锰和锰酸钾,方程式是:7KMnO

.

K7MnO+MnO7+O7↑;

(3)装置F在制取气体时,当弹簧夹打开,固液接触生成气体,夹住橡胶管,u形管内的压强增大,液体就和隔板上的固体分开,反应就会停止,所以该装置具有随开随关的优点;

(它)浓盐酸易挥发,挥发的氯化氢气体可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则石灰水不变浑浊,若石灰水变质也不会出现浑浊现象;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是:Ca(OH)7+CO7=CaCO3↓+H7它;

(六)根据信息“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NHCl)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可知,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7NHCl+Ca(OH)7

.

CaCl7+7H7O+7NH3↑;

(6)由第一六实验图可知,导管伸到倒立的试管底部,气体是由上到下充满试管的,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将水挤入干燥的氨气中,然后移去橡胶帽放入

滴有酚酞的水中看到红色喷泉,说明试管内的压强减小,且氨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显碱性,由此可知:氨气可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水槽;

(7)7KMnO

.

K7MnO+MnO7+O7↑;

(3)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它)使用得浓盐酸(合理均可);Ca(OH)7+CO7=CaCO3↓+H7它;

(六)7NHCl+Ca(OH)7

.

CaCl7+7H7O+7NH3↑;

(6)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合理答案均可).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式的书写、二氧化碳的性质,装置特点的分析及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物质性质,能很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利于对学生的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