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的种类,
(1)根据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分析;
(2)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的元素常用于半导体材料;
(3)根据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化合物类型以及成键情况书写电子式;
(4)根据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判断元素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碱性,并以此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由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C元素,②为N元素,③为O元素;④为Na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Si元素,⑦为Cl元素,⑧为Ar元素,⑨为K元素,则
(1)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在以上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第四周期、ⅠA族元素K,故答案为:K;
(2)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的元素常用于半导体材料,在以上元素中,Si常用于半导体材料,原子序数为14,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位于第三周期、ⅣA族,故答案为:三、ⅣA;
(3)⑦为Cl元素,原子序数为17,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与K形成的化合物为KCl,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
;
(4)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Na元素,其对应的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NaOH的碱性最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Cl元素,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ClO4的酸性最强,
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不溶于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HClO4;NaOH;Al(OH)3;Al(OH)3+OH-═AlO2-+2H2O.
点评:
本题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