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 五种物质,图中
1个回答

解题思路:(1)①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电解质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等;

②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钠的化合物即化合物中含有钠元素;

③氧化物是指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④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2)①制备胶体的原理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②胶体具有丁达尔性质,是区别其它分散系的独特性质;

(3)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

(4)使用过的废腐蚀液中含有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回收铜并重新得FeCl3溶液的方法依据实验流程进行分析判断.

(1)①常见的电解质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所以氢气、二氧化碳不是电解质,故选:A;

②氧化钠和氯化钠都是化合物,且都含有钠元素,是钠的化合物,故选:C;

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都是氧化物,故选:B;

④氯化钠和氯化铁都是盐,故选:D;

(2)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

加热

.

Fe(OH)3(胶体)+3HCl,

故答案为:FeCl3+3H2O

加热

.

Fe(OH)3(胶体)+3HCl.

②利用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照射所得的液体,看是否有一“光亮的通路”出现,

故答案为:利用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照射所得的液体,看是否有一“光亮的通路”出现;

(3)NaCl和FeCl3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NaCl═Na++Cl-;FeCl3═Fe3++3Cl-

故答案为:NaCl═Na++Cl-;FeCl3═Fe3++3Cl-

(4)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覆盖铜箔的绝缘板制印刷电路板,废腐蚀液中含有铜离子和亚铁离子、三价铁离子,根据分离流程,先加入的x为铁,发生反应有:2Fe3++Fe=3Fe2+、Cu2++Fe=Fe2++Cu;过滤或得到亚铁离子的溶液和滤渣铁以及铜;再加入过量盐酸溶解铁后过滤得到铜,得到的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氧化亚铁离子为三价铁离子,重新得到氯化铁溶液;所以推断为:X为:Fe;Y为HCl;Z为Cl2;第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氯气氧化亚铁离子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故答案为:Fe;HCl;Cl2;2Fe2++Cl2═2Fe3++2Cl-

点评:

本题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胶体的重要性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铁的化学性质,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