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不满足该条件的物质为非电解质;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为钠的化合物;由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含有酸根离子和阳离子的化合物为盐;
(2)①根据“红褐色胶体”可知胶体为氢氧化铁胶体,M为氯化铁;
②根据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进行解答.
(1)电解质必须满足: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氧化钠、氯化钠、氯化铁为电解质,而氢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是电解质,所以不是电解质的为A;钠的化合物为氧化钠和氯化钠,所以C正确;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为氧化物,满足的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钠,即B正确;含有酸根离子和阳离子的化合物为盐,满足条件的为氯化铁和氯化钠,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A;C;B;D;
(2)①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
加热
.
Fe(OH)3(胶体)+3HCl
故答案为:FeCl3+3H2O
加热
.
Fe(OH)3(胶体)+3HCl;
②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利用此性质检验胶体,方法为:用一束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证明生成了Fe(OH)3胶体,
故答案为:用一束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证明生成了Fe(OH)3胶体.
点评:
本题考点: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钠的化合物、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胶体的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中等,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量稍大,充分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