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根据n=[m/M]计算92gCuFeS2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计算Cu、FeS和SO2的物质的量,反应中只有生成SO2的硫元素化合价升高,由-2价升高为+4价,据此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
(2)由工艺流程可知,焙烧产生的气体Ⅰ为SO2,利用品红溶液进行检验;
(3)用38%(密度为1.18g.mL-1)的盐酸配制30%的盐酸,用量筒量取需要浓盐酸与水的体积,在烧杯中稀释,丙用玻璃棒搅拌;
(4)由工艺流程可知,过滤得到的滤液中主要为FeCl2,产品为FeCl3•6H2O,故通入的气体将Fe2+氧化为Fe3+,且不引入杂质,应为氯气最好;
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由发生装置可知,应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备,生成的氯气中含有HCl、水蒸气,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再利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氯气,连接时注意洗气与干燥装置导气管需要长进短出、收集装置应长进短出;
G是分液漏斗,使用之前应检查是否漏水.
(1)92gCuFeS2的物质的量=[92g/184g/mol]=0.5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生成Cu、FeS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0.5mol,由硫原子守恒可知SO2的物质的量=0.5mol×2-0.5mol=0.5mol,反应中只有生成SO2的硫元素化合价升高,由-2价升高为+4价,故转移电子物质的量=0.5mol×[4-(-2)]=3mol,
故答案为:3mol;
(2)由工艺流程可知,焙烧产生的气体Ⅰ为SO2,利用品红溶液进行检验,具体操作为:收集适量气体Ⅰ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溶液恢复红色,
故答案为:收集适量气体Ⅰ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溶液恢复红色;
(3)用38%(密度为1.18g.mL-1)的盐酸配制30%的盐酸,用量筒量取需要浓盐酸与水的体积,在烧杯中稀释,丙用玻璃棒搅拌,故需要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
故答案为:量筒、玻璃棒、烧杯;
(4)由工艺流程可知,过滤得到的滤液中主要为FeCl2,产品为FeCl3•6H2O,故通入的气体将Fe2+氧化为Fe3+,且不引入杂质,应为氯气最好;
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由发生装置可知,应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备,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
△
.
Mn2++Cl2↑+2H2O;
生成的氯气中含有HCl、水蒸气,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再利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氯气,连接时注意洗气与干燥装置导气管需要长进短出、收集装置应长进短出,故连接顺序为aghefb;
G是分液漏斗,使用之前应检查是否漏水,
故答案为:C;将Fe2+氧化为Fe3+;MnO2+4H++2Cl-
△
.
Mn2++Cl2↑+2H2O;ghefb;分液漏斗;检查是否漏水.
点评:
本题考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气体发生装置.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物性质、实验方案设计、氯气实验室制备等,侧重对化学基本操作与技能的考查,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灵活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