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ApH=2的H 2SO 4溶液中c(H +)="0.01" mol·L -1,pH=1的HNO 3溶液中c(H -1)="0.1" mol·L -1,二者c(H
最佳答案:PH=1,含2.8636毫升PH=2,含0.28636毫升计算过程就不用写了吧,0.1*0.3*63/0.66
最佳答案:氨水是弱电解质,PH=13时没有完全电离,因此两者中和后溶液中还有一水合氨,而导致溶液呈碱性.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常温下pH=1的硝酸溶液中c(H+)=0.1mol/L,A.先计算稀释后溶液中c(H+),再计算溶液的pH;B.常温下pH=1的硝酸浓度小于pH=13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常温下pH=1的硝酸溶液中c(H+)=0.1mol/L,A.先计算稀释后溶液中c(H+),再计算溶液的pH;B.常温下pH=1的硝酸浓度小于pH=13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常温下pH=1的硝酸溶液中c(H+)=0.1mol/L,A.先计算稀释后溶液中c(H+),再计算溶液的pH;B.常温下pH=1的硝酸浓度小于pH=13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常温下pH=1的硝酸溶液中c(H+)=0.1mol/L,A.先计算稀释后溶液中c(H+),再计算溶液的pH;B.常温下pH=1的硝酸浓度小于pH=13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根据pH=-logc(H+)计算出c(H+),据此计算判断;B、由于CO32ˉ水解,由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2[c(CO32ˉ)+c(HCO3ˉ)+c
最佳答案:你理解错了,2HNO3+Ba(OH)2=BaNO3+2H2O;当硝酸物质的量是氢氧化钡的2倍时,才叫完全反应,此时硝酸中H+的物质的量=氢氧化钡中OH-的物质的
最佳答案:不能因为在强酸性溶液中,有硝酸根,既有硝酸,是强氧化性的物质,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所以不能共存
最佳答案:HNO3 +KOH =KNO3 +H2O1 1V*0.06 5V*X(5V*X-0.06V)=10^-2*(V+5V)X=0.024mol/LHA +KOH =
最佳答案:不能,ph为1的溶液可酸可碱,酸性下硝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亚铁离子被氧化
最佳答案:选C,pH=1含有大量的H+,无色溶液要求不能含有有色离子,大量共存要求不能反应.A.不可能,Cu(NO3)2是蓝色的.B.不可能,2H+ +CO32-=H2O
最佳答案:能,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并不能发生反应.
最佳答案:乙能共存甲中硝酸根离子在酸性中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二价铁离子
最佳答案:选D解析:pH为1的硝酸c(H+)=10^-1 mol/LA.正确,c(H+)=10^-1 */100=10^-3 mol/L;pH=3 B.正确,强酸强碱中和
最佳答案:选C,pH=1含有大量的H+,无色溶液要求不能含有有色离子,大量共存要求不能反应.A.不可能,Cu(NO3)2是蓝色的.B.不可能,2H+ +CO32-=H2O
最佳答案:话说我还真不知道滴定百分数是什么意思,特地百度了,没大明白,我就自己理解吧滴定百分数为1的时候,是化学计量点吧,此时生成NH4NO3,溶液显酸性(强酸弱碱盐),
最佳答案:6、5、1、8、4、2、7、3、10、9【详解】比较PH的大小就是看溶液中自由移动的,即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1)一水合氨(一元弱碱不完全电离,电离出来的OH
最佳答案:因为PH=1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含有氢离子 氢离子与碳酸根反应生成CO2和H2O 所以不能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