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向其中加入过量碳酸钙,盐酸会被反映掉,生成氯化钙,多余的碳酸钙过滤出去就可以
最佳答案:废酸蒸发做硫酸亚铁吧.或者循环用来配置你用的酸.不过你的提取方法好奇怪啊,用碱干什么啊? 铜镀银似乎也不能用你的方法回收啊.
最佳答案:酸、碱、盐通性的讲解酸碱盐一章可以说是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运用和综合.它在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酸、碱、盐基本性质的讲解,总结出学习无机化学
最佳答案:1、这取决于该混合溶液中酸碱的比例以及指示剂的指示范围.比如石蕊的指示范围是8.0——10.0,如果混合溶液中的酸多,混合溶液的PH小于8,那么指示剂无色;若是
最佳答案:因为是已配置好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为碳酸钠,所以变质前后Na+数不变,若去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原本是无色,当产物为NaCl时恰好完全中和,
最佳答案:Na2A溶液中H+与OH-都来自水的电离,二者数量相等电离产生的OH- 无法与其他离子结合形成弱电解质,所以全是OH-的存在形式电离产生的H+能与HA- 和A2
最佳答案:HIn(溶液)⇌ H+(溶液)+In-(溶液)红色 黄色要使指示剂变红,就是要使平衡逆向移动①HCl,增大H+浓度,逆移②Ca(OH)2,减小H+浓度,正移③N
最佳答案:我没记错的话无色酚酞遇酸不变,遇碱变红.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把自制酸碱指示剂分别滴入酸
最佳答案:根据叙述可知“把自制酸碱指示剂分别滴入酸、碱性溶液中测试效果”是设计操作实验阶段,所以属于实验部分.猜想是对物质间是否反应等提出可能,之后是针对这些可能进行实验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表达与交流,把自制酸碱指示剂分别滴入酸、碱性溶液中测试效果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
最佳答案:1. NaCl 2.6HCl+Fe2O3=2FeCl3+3H2O 3.酸性气体和碱性气体 生成碳酸铵 4.加NaOH 加Ba(OH)2会使所有硫酸根沉淀
最佳答案:【A】不知是不是盐酸和【B】石灰石粉末反应生成了H2CO3不能立即分解,会呈酸性!
最佳答案:(1)不正确,因为酚酞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都不变色,所以酚酞不变色并不能说明酸碱恰好中和呈中性,可能酸过量显酸性酚酞也不变色(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加紫色石蕊试
最佳答案:全部反应生成氯化钠、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气体)最后一定有氯化钠
最佳答案:1、指示剂的性质是在PH值不等于7的时候显示颜色,当PH值等于7,也就是中性的时候,它是无色的.这样可以用来标示是否刚好中和.2、逐滴逐滴的加是为了确保尽量的准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Ⅰ根据玻璃棒的应用分析溶解时需要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判断.Ⅱ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盐酸呈酸性,氢氧化钠与盐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