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最佳答案:举个例子:试求在20.0℃时,已知丙酮的正常沸点是56.5℃,蒸发热是30.3KJ/mol,试求20.0℃时丙酮的蒸气压△vap Hm=(88*329.5)J/
最佳答案:因为在实际操作中,蒸发往往是加热到较高温度,这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随着溶剂的减少,可以析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加热温度高的时候,溶解度也变大,不
最佳答案:先蒸发掉那十克水只有2克物质析出,我们能推断出现在剩余的90克水已经饱和了.再蒸发掉10克水析出4克A物质,则现在它的溶解度就是10克水中溶解4克.那T摄氏度是
最佳答案:第一次蒸发10克水后,溶液有晶体析出,证明此时溶液已经是饱和溶液.第二次蒸发:新析出晶体=6-3=3g溶解度=3/10*100=30g/100g水第三次蒸发:新
最佳答案:蒸发溶剂: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小 的物质.如 氯化钠 .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 的物质.如 硝酸钾 .蒸发溶剂是利用蒸发溶液中的
最佳答案:200克25%的A溶液,说明A含量是50克,水含量是150克,蒸发掉30克后有8克晶体析出,说明溶液已饱和,此时溶液内A物资有50-8=42克,水有150-30
最佳答案:A 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补充1克溶质第二次蒸发为饱和溶液蒸发,即该温度时60g水最多能溶6克,溶解度为10克.第一次蒸发60克只析出了5克,若要达到饱和应为6
最佳答案:选B 50克第一次蒸发时原溶液在t℃下不是饱和的,但第二次蒸发时溶液已饱和,所以再次蒸发掉20克水,将温度恢复到t℃,又析出10克晶体 这句话意味着t℃时20克
最佳答案:由溶解度的定义,可以得出溶解度是100g水中溶解溶质的最大质量,由题目可以看出,原溶液多余25g水或缺少4g溶质,即将25g水与4g溶质混合,可恰好配成饱和溶液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析出晶体以后溶液就饱和了,比较两次蒸发可以发现,说明60克水和6克晶体组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然后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写出关系式即可.根据
最佳答案:第1次析出晶体后在t℃说明溶液已经变成饱和,此时析出10g水,后有4g晶体析出,说明在t℃下每10g水最多溶4g晶体,那么在原溶液要变成饱和,20g只析出5g,
最佳答案:50g因为此溶液原不饱和,所以第一次蒸发20g的水只析出了5g晶体,而后溶液饱和,所以蒸发20g水就析出了10g 晶体,也就是说每20个的水中能溶解10g该晶体
最佳答案:凝固:由液态变为固态凝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物质的状态和温度、压强有函数关系.在特定压强下,升温可以蒸发;在另一压强
最佳答案: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蒸发出同样的水,但第二次比第一次析出的晶体多,这是因为第一次溶液是不饱和的,而第二次溶液开始蒸发时是在t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此物质的溶解度为
最佳答案:因为在实际操作中,蒸发往往是在高温下进行的,这样速度会快一些,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较难以析出.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在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时,难以析出.
最佳答案:1.一般溶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如果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加明显的话,那么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溶质的溶解度迅速增加,溶质就无法或更难于结晶析出.3.
最佳答案:剩余溶液是饱和溶液,因为有晶体析出了.剩余溶液的质量是100g-20g-5.6g=74.4g,溶质质量是74.4g*25%=18.6g溶解度:S/100=18.
最佳答案:溶解度受温度大,所以在不同温度的状态下溶解度的变化较大.就不能冷却热饱和溶液法了.只能根据浓度来制定 其他的方法,比如蒸发结晶.也没说一定要这么做,看具体情况
栏目推荐: 溶液中所含离子 给父母的一封家书 怪石嶙峋 二次函数求值问题 溶液反应结晶 溴化钠与硫酸方程式 关于写节日的英语作文 系别英语翻译 单调函数指什么 氯化钠的溶液怎么配 函数的一条对称轴是 氢氟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