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物质的溶液蒸发50g水后,温度降至t,析出晶体8g,再蒸发50g水,温度恢复到t,又析出晶体10g,那么原溶液变成t
1个回答

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蒸发出同样的水,但第二次比第一次析出的晶体多,这是因为第一次溶液是不饱和的,而第二次溶液开始蒸发时是在t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此物质的溶解度为在100g水中为10g晶体÷50g水x100g水=20g,即溶解度为20g.

原来蒸发掉50g水析出了8g晶体,而溶液如果是饱和的话就会析出10g晶体,所以如果溶液中加入2g晶体就可以达到饱和.

8g晶体需要达到饱和时需要水100g÷20gx8g=40g即需要40g的水,而溶液是蒸发掉50g,所以如果溶液蒸发掉50-40=10g水的时候原溶液也就达到了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