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溶剂会蒸发气化溶质一般不会;如氯化钠溶液蒸发不饱和溶液减少的只是水分,溶质氯化钠不会蒸出(氯化钠在此条件不会气化).就算是蒸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也只会析出晶
最佳答案:不一定,要看溶解度大小,有的溶质即使不饱和状态也比其他溶质饱和时浓度大
最佳答案:不对.将氯化铵溶液加热,溶质氯化铵会变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逸出,不能得到饱和溶液,反而溶质越来越少.
最佳答案:要的 因为 不同的温度溶解度不一样 当加热温度过高时 溶解度降低 当晶体析出表示饱和了 停止加热 这是溶液慢慢冷却 溶解度升高 溶液 就又不饱和了
最佳答案:你指的是质量还是体积?若是质量,溶液的质量肯定是变大的,体积会变大,但不是简单的相加,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是变大的.
最佳答案:某温度时,有100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温度和溶剂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向其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溶解,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当硝酸钾固体直至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可知,从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所分成三等份溶液是一模一样的.由题意可得,将其分别蒸发掉10g水,而析出ag晶体后都变成了饱和溶液;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可知,从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所分成三等份溶液是一模一样的.由题意可得,将其分别蒸发掉10g水,而析出ag晶体后都变成了饱和溶液;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可知,从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所分成三等份溶液是一模一样的.由题意可得,将其分别蒸发掉10g水,而析出ag晶体后都变成了饱和溶液;
最佳答案:根据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以及不饱和溶液蒸发掉多余的水后,就会变成饱和溶液;如果继续蒸发水,就会有晶体析出的原理,并结合题意可得:将其中的任意一份该物质的不饱和
最佳答案:假设蒸发xg水后开始析出晶体,溶解度为Sa=(10-x)*S/100b=(20-x)*S/100c=(30-x)*S/1002b-a=(40-2x-(10-x)
最佳答案:恒温蒸发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蒸发,其特点应该是不会改变溶解度,当见到有晶体析出时,即达到饱和;而加热蒸发会使温度升高,物质溶解度增大,当见到有晶体析出达到饱和时
最佳答案: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加入溶质:溶解度 不变溶质质量 增大溶剂质量 不变溶液质量 增大溶质质量分数 增大加入溶剂:溶解度 不变溶质质量 不变溶剂质量 增大溶液质量
最佳答案:选A开始10由于不饱和,所以析出ag然后20g可以认为是先蒸发10g得到a个晶体,此时溶液饱和,后来10g析出b-ag即饱和溶液中每10g水中溶解b-ag晶体所
最佳答案:不一定的.要看蒸发过程是否保持温度不变.如果温度改变,溶解度也会变化.所以就目前的条件是无法判断的.
最佳答案: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溶剂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
最佳答案:选C,增加溶质A,增加溶剂一定会降低溶液浓度,溶液仍不饱和B,对于某些特殊物质,如氢氧化钙,它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降温会增大它的溶解度,溶液还是不饱和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