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肯定有的.当醋酸和氢氧化钠 1:1反应后,溶液是碱性.所以再往溶液中加入些醋酸,就有可能是中性溶液.或者原来反应的时候NaOH少点不能忽略的,具体题目中都有出现
最佳答案:Zn + 2NaOH = Na2ZnO2 + H2可以这么来分解反应:1. Zn + 2H2O = Zn(OH)2 + H22. Zn(OH)2 + 2NaOH
最佳答案:无水状态!工业上有此制法毋须质疑!
最佳答案:2Al+2NaOH+2H2O=2NaAlO2+3H2↑有气泡冒出,不过和酸反应的产物不同,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没有量的关系.
最佳答案:放热反应.氢氧根和氢离子结合生成能量更低的水分子,放出能量.硫酸根和钠离子不变.
最佳答案:实验内容: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单质) 铝或铁现象:有气泡产生,该气体可燃烧解释及结论:—— 硫酸有剩余问题补充:写出实验设计的方程式——,Fe
最佳答案:1 通过酸碱指示剂在氢氧化钠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加入盐酸至完全反应时,溶液的红色褪去.2 通过测量温度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若测得溶液温度上升,说明发生了反
最佳答案:没事才怪!酸碱是中和浓硫酸是强腐蚀性的,你没见电视新闻里都说是用浓硫酸毁容的吗浓硫酸人体最好不要碰到而且氢氧化钠也是腐蚀性很强的再说只要是化学试剂都是不能吃的
最佳答案:会.因为各离子在水溶液中是以离子存在的.又因为NaHSO4=Na++H++SO42-当混合同浓度同体积的该溶液时.该情况存在.
最佳答案:开始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盐酸反应完之后,氢氧化钠才和硫酸铜反应.如果氢氧化钠先和硫酸铜反应,则生成的氢氧化铜又会与盐酸反应,还是没有沉淀的
最佳答案:用指示剂,取2试管样本,分别滴入酚酞和紫色石蕊,酚酞变红说明氢氧化钠剩余,石蕊变红说明盐酸剩余,也可以用ph试纸测溶液酸碱性
最佳答案:n=m/M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c=1000Ρa/M浓度=(1000*溶液密度*质量百分比浓度)/摩尔质量c=n/v浓度=物质的量/体积
最佳答案:饱和ORZ,我没记错的话,过强的碱是会破坏酚酞指示剂的,这玩意儿本身是个内酯,碰到过强的碱就失效了
最佳答案:你的问题问得真有意思,我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我觉得不是重水中的D和氢氧化钠中的H发生交换,而是重水中的OD-和氢氧化钠中的OH-发生交换,使得溶液中可能存在DOH,
最佳答案: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后,氢离子先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碳酸氢根离子,不放出气体,在加盐酸后,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碳酸,复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最佳答案:在盐酸溶液中滴入两滴紫色石蕊试剂,再滴入氢氧化钠,当紫色褪去且30秒内没有变化,就恰好反应.
最佳答案:首先取出少量五种未知溶液然后滴加盐酸,冒气泡的为碳酸钠.而将碳酸钠分别加入其余的四种溶液中(也首先要各取少量),出现沉淀的是氯化钡;剩下的取出少量滴加氯化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