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先称量 7.45克的KCl固体 溶于烧杯后 冷却一段时间 用玻璃棒引流移入1000ml的容量瓶中 再用蒸馏水将烧杯清洗 溶液同样倒入容量瓶中 如此重复两三次溶液
最佳答案:醋酸钠吸水→溶液浓度变小→电导率变低,pH降低
最佳答案:因为量筒是不需要洗涤的由于量筒的特殊设计,其量程指的是其倒出来的体积,实际上一个50ml量筒装满了是装了不只50ml溶液的,但是倒出来的是50ml,还有的附在量
最佳答案:会使浓度变小!得重新配置,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因为引流时,溶质的量已经固定,你洒一些到外面,使溶质的量减少,但是最终溶液你还是要配成前面要求的这个体积就有C=n/
最佳答案:D、硝酸钾溶液自来水 一般用氯气消毒,所以有盐酸和次氯酸(很少).BC都能反应的
最佳答案:(1)因为游码也有读数 使得称量的NaCl质量偏大 所以溶液质量分数偏大(2)指针偏左 说明左边重了 即称量的NaCl质量大于15g 所以溶液质量分数偏大(3)
最佳答案:由于氢氧化钠分子量小,所以按氢氧化钾计算会导致氢氧根偏多.最后滴定量就会减少,导致结果偏低.
最佳答案:为了抑制它水解必须加少量硝酸至不浑浊即可,加多了pH当然小.
最佳答案:当然有影响了 比如你已计算好需要10克的含结晶水的草酸来配置溶液,而由于它已失去部分结晶水,所以,实际的不含结晶水的草酸已经大于你的计算值了 最后浓度会偏高
最佳答案:如果之前的操作无误的话,没再加水就对了,没影响,正确!
最佳答案:1、稀硫酸里含硫酸,造成所配浓度变大2、俯视液面读数,造成加水体积变小,使所配浓度变大3、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由于液体热涨,造成加入水少,使所配浓度变
最佳答案:无影响,只不过配制时水用不着加那么多了.
最佳答案:你回答的是错误的,因为先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称量其质量为m1,再向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称量其质量为m2,m2-m1就是氢氧化钠的质量,这样可以防止在称量氢氧化钠时吸
最佳答案:不锈钢换膜细菌过滤器再粗的话,细菌就过去了.杂质也都过去了.压滤与抽滤也会使杂质更易通过,但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抽滤一下或增加液柱高度增加压力试一下,看看,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