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应该是饱和碳酸钠,作用是除去多余的乙酸,增大乙醇的溶解度,使乙酸乙脂易分层析出.
最佳答案:有.乙醇与水任意混溶,所以溶解乙醇的其实是水,和碳酸钠没什么关系乙酸在蒸馏的时候也会挥发出来,碳酸钠是碱性的,会和它反应.生成乙酸钠和CO2,所以叫吸收乙酸.乙
最佳答案:乙酸乙酯在水中电离出乙酸和乙醇.乙酸自身存在电离平衡,产生一定量的氢离子和乙酸根离子.那么也就相当于乙酸乙酯和水最终产生了氢离子.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由于碳酸钠
最佳答案:一般不用蒸馏,直接过滤就行,因为水非常少,生成的醋酸盐会沉淀下来.
最佳答案: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高效吸收乙酸乙酯中的乙醇、乙酸的同时,又避免乙酸乙酯的损耗.而饱和的Na2CO3中水的比例较小,NaCO3的提纯效力更明显,而且水少更能
最佳答案:制取乙酸乙酯时,乙酸、乙醇会与乙酸乙酯一起以蒸汽的形式逸出,饱和碳酸钠可以吸收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最佳答案:1、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2、高效吸收挥发的多余的乙醇和乙酸的同时,又避免乙酸乙酯的损耗
最佳答案:饱和碳酸钠溶液有少量的水,可以无限吸收多出来的乙醇(水和乙醇任意比例互溶),这样就可以使更多的溴乙烷收集到(少量的水不会大量吸收溴乙烷),这个原理感觉有点像乙酸
最佳答案:与乙醇互溶;与乙酸反应,产生气体;与乙酸乙酯不溶,会分层;
最佳答案: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起3点作用:1.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2.除去酯中混有的乙酸.3.除去酯中混有的乙醇.再就是使乙酸乙酯在无机盐中的溶解度减小,(分层,吸
最佳答案:根据乙酸乙酯与乙酸都是有机物,两者互溶,而碳酸钠是无机物,能与乙酸反应形成与乙酸乙酯不互溶的物质,而且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量,故用饱和碳酸钠
最佳答案: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便于分液~~~~(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实验的话呢,就去下面的百科里看看)比如一杯水,已经溶解了不少糖,再想
最佳答案:因为饱和碳酸钠含钠离子,(CO3)2-离子,(HCO3)-离子,而乙酸乙酯在水里会生成少量的乙酸根,乙酸根会和氢离子结合生成乙酸,但是,由于(CO3)2-离子,
最佳答案: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一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二是溶解挥发出的乙醇,三是让制备出的乙酸乙酯浮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上,以便分离.一楼的错了,乙酸乙酯不来就几乎不溶于水
最佳答案:加入饱和碳酸钠可以:1,增加水相极性和沸点,减少乙醇在有机相当中的残留;2,可以顺便除去乙酸杂质,其来源于乙酸乙酯水解.
最佳答案:用弱酸盐来抑制脂类水解的进行.
最佳答案:易溶于水,溶解度查不到.见到有重均分子量20万做成30%水溶液的,而粘度仅为118cP.某某酸钠是盐,盐溶液pH当然是7啦.
最佳答案: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当中,最右边的试管里面装的就是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有三点:1、除去乙酸 2、溶解乙醇 3、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因此用碳酸
最佳答案:乙酸乙酯容于水的一部分很大程度是靠其中氧和水中氢形成的氢键.一旦碳酸钠大量溶于水,"占领"了一部分氢,由于氢键具有饱和性,自然影响了本来就微溶的油状的乙酸乙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