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甲溶液恒温蒸发水无晶体析出,说明原溶液一定不饱和;B、依据浓溶液与稀溶液是相对而言的分析解决;C、甲溶液恒温蒸发水无晶体析出,不能确定得到的溶液是
最佳答案:来跟着我的思路,注意题目给的条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说明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那么a的曲线应该是下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特点以及溶解度的知识进行分析,第一次蒸发10g水,没有晶体析出,说明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第二次又蒸发掉10
最佳答案:1.5g.因为蒸发两次后,析出了0.5g晶体,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后来再蒸发30g水,析出了2g晶体,也就是说,30g水中溶有2g的M,所以蒸发15g水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故将6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会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但溶液变稀.A、不同温度下硝酸钠溶解度不同,故此选项错
最佳答案:选C第一次蒸发后没有晶体析出,说明蒸发后溶液不饱和或者恰好饱和.如果溶液不饱和,则第三次蒸发后析出晶体质量大于第二次析出的晶体5g;如果溶液饱和,则第三次蒸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