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原理:活细胞中脱氢酶能将四唑盐还原成不溶于水的蓝紫色产物甲臜,并沉淀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没有这种功能.DMSO能溶解沉积在细胞中蓝紫色结晶物,溶液颜色深浅与所含的
最佳答案:看是否反应和反应程度,用离子反应方程式比较简单A完全反应,OH-+H*=H2O,离子减少,导电能力减少较大B不反应C不完全反应,OH-+H*=H2O(可逆;可逆
最佳答案:1加溶质硝酸钾2蒸发溶剂水3降温
最佳答案:那就先计算出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在除以整个体积知道溶质的质量,比上它的式量就是物质的量,再比上体积就是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质量百分数溶质质量/
最佳答案:先加入过量的硝酸酸化,再加锌片(锌粒),加入前秤下质量,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锌粒),秤质量,根据锌片(锌粒)前后质量的变化来计算.
最佳答案:不是,浊液是一个不均一的体系,而溶液则是均一稳定的(至少在一段时间里,一定情况下)
最佳答案:第一种,pH试纸第二种,紫色石蕊第三种,碳酸钠(有气泡,通入石灰水又沉淀)第四种,氧化铜,会溶解,溶液呈蓝色
最佳答案:取一定量溶液,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过滤沉淀.沉淀即为氢氧化铜沉淀,由此得出Cu的质量.铜的含量可求.一楼回答的是对的.再按照Cu(OH)2的分子质量比,Cu(O
最佳答案:在过滤器中加水浸没沉淀,弃去洗液,反复2到3次即可.比较好的洗涤方法是:用洗瓶螺旋状在过滤器中由上到下逐渐冲洗.一则可以洗去表面的杂质,二则是可以将沉淀集中在过
最佳答案:HCl、Na2CO3可以采取互滴法 盐酸逐滴加到后者一开始没有明显现象后来有气泡,反过来滴加立马就有气泡是,这样就可以区分两者了
最佳答案:都产生了氨气,所以无法鉴别NH4Cl +NaOH==NaCl+NH3+H2ONH4NO3+NaOH==NaNO3+NH3+H2O用硝酸银即可鉴别
最佳答案:你问的是不能来求的.这因为实验原理中有一条:假定每种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这个要求在稀溶液中才有效!浓溶液不存在这个规律.
最佳答案:由于H2OH+ + OH- ,所以水电离出的H+浓度始终等于OH-当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1.0*10^-14 mol/L 时,只能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
最佳答案:强电解质这样计算:质量除以摩尔质量在乘以脚标数(不考虑离子水解.水解时再减去水解掉的.)弱电解质这样计算:质量除以摩尔质量在乘以脚标数乘以电离度23/106*2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解答本题可以根据氢氧化钙和稀硫
最佳答案:对!Br在水溶液中将S氧化物形成的SO3-氧化成SO4-而Br2被还原形成HBr,从而形成H2SO4 HBr两种强酸(HCLHBr HI是强酸HF是弱酸,F2C
最佳答案:这与AlCl3的浓度和体积有关,浓度越高和体积越大,使用的Mg(OH)2就越多,设AlCl3溶液的浓度为c mol/L,体积为V L:2Al(3+) + 3Mg
最佳答案:先看颜色,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之后把硫酸铜分别加入另外四瓶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之后用氯化钡溶液分别加入剩下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