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D.因为Kw是温度的函数,当温度不变时Kw也是不变的.其实,也可以挨着分析,对于弱电解质来说,其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所以醋酸稀释后,电力处的H离子物质的量是
最佳答案:Kw只与温度有关,是关于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Kw不变.加水稀释,用极限思想最好理无限稀释Na2CO3溶液后,溶液由碱性无限接近中性,故PH减小.
最佳答案:稀释后的KOH的浓度为:1*10^-4C(H+)=KW/C(oh-)=1×10^-8因此PH=8如果稀释到1000L稀释后的KOH的浓度为:1*10^-7C(H
最佳答案:实验室制法1、利用铜盐如CuSO4与碱(NaOH)反应生成Cu(OH)2 ,再将 Cu(OH)2 加热分解以制得CuO.CuSO4+2NaOH==Cu(OH)2
最佳答案:设原溶液质量为X则有X × 22% = (100+X)× 14%解得X=175g所以原溶液中硝酸钠质量为0.22×175=38.5g故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38.
最佳答案: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导电性越强,离子物质的量浓度越大.所以b点 H+物质的量浓度最大.但H+物质的量最大的是c点,因为弱酸越稀越电离.
最佳答案:酸加水稀释,pH变化趋势是增大,但仍小于7,盐酸只是体积增大使氢离子浓度变小pH变大,而醋酸是弱酸,除上述情况外,还存在一个电离平衡,氢离子浓度减小,导致电离平
最佳答案:开始加水时,醋酸电离出离子,有了导电性,你还要明白醋酸是弱电解性,加水还能促进电离平衡向右栘动,使离子浓度在开始增大,但随着水的不断加入又使离子浓度下降
最佳答案:0.1mol/L的氟化氢溶液不断加水稀释,HF继续电离,但体积增大更快,因此c(F-)不断地减小而由于除了HF电离外,H2O也电离,因此c(H+)不断减小,无限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判断;C.c(H+)=10-pH;D.pH=2的一元强酸和pH=12的
最佳答案:没有看见你说的图!但是可以帮你分析一下.CH3COOH→CH3COO-+H+随着水的加入,生成物的浓度反而减小,反应正向一直进行,直到达到平衡.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1)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2)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pH越小;(3)溶液越稀,越促进醋酸电离
最佳答案:2.a点还未电离达到最大程度,加水使电离达到最大程度b后,c(H+)最大,pH最小.c点加水过量,起到稀释作用,c(H+)最小,pH最大.3.加水促进醋酸的电离
最佳答案:(1)由于醋酸为共价化合物,在固、液态时不存在离子,也就谈不上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2)b<a<c;(3)c;(4)加NaOH(固);Mg;Na 2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1)溶液是通过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2)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3)溶液越稀,醋酸的电离程度越大.(1)溶液是通过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1)醋酸是弱电解质,所以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所以溶液体积越大,醋酸的电离程度越大;(2)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最佳答案:想象将NaOH溶液稀释,ph减小,即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氢离子离子浓度增加,Na2S也是这样,尽管稀释会让它水解的平衡正向移动,但是只是为了减小这种改变而已,实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纯水中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示中性;B、水的离子积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C、pH=5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10-5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相同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醋酸浓度大,溶液稀释时,醋酸进一步电离,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于盐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氯化铵是能水解的盐,水解显示酸性,加水稀释促进水解的进行,A、溶液的导电能力和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有关;B、盐酸对水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