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Na2co3和BaCl2如果恰好反应,那么所得溶液就是NACL溶液, 溶质就是NACL,如果Na2co3过量,当然溶液就是NaCl 和 Na2co3的混合溶液,
最佳答案: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过饱和现象,此时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最佳答案:在溶液中一般以离子形式存在,这样离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因此化学反应较迅速!
最佳答案:钠离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20则 NaOH 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20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NA)*40=1*40/N
最佳答案: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最佳答案:饱和,一是为了增加收率,二是为了使提取物更加纯净,并不是说不饱和就不能除杂.这个过程就是用40度得水将试样恰好溶解.然后降温结晶,此时硫酸钠过饱和会析出,而氯化
最佳答案:A 正确,饱和溶液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变B 正确C 错误,温度不同,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同.20℃的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见得比70℃KNO3不
最佳答案:溶剂变少,溶质变多,溶液变多!因为加入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变成饱和溶液,溶剂少了,溶质必然增多!溶液增多是因为接近饱和溶液再加溶质变成饱和溶液也会变多
最佳答案:1、这个要看你怎么理解假如你说你希望溶解某种物质,结果该物质可以和水反应,结果没配制成功,是一种典型的例如配制CaO溶液,结果是变成Ca(OH)2沉淀假如说你希
最佳答案:溶解度概念: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故饱和时,溶质有20g,溶剂有100g,溶液有120g,故选A
最佳答案:1 碘(I2) H2O2 白磷 二氧化碳液体3 H2SO4 Ca(OH)2 KNO3 H2CO34 医用酒精 白醋 食盐水 酒精 醋 食盐 CH3CH2OH C
最佳答案:比如:反应式:H2SO4+Zn==ZnSO4+H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98X1 65X1 161X1 2X1 (乘1是因为它们前面的系数为1)设反应
最佳答案: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大,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但不要蒸干)要留一定量的水.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大.还会溶在这些水中
最佳答案:浓度是由溶质和溶液的比值决定的.倘若溶质和溶液以同一数值扩大或缩小,浓度都不会变.饱和的也一样.
最佳答案:A、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OH+HCl=NaCl+H 2O,盐酸中氯化氢质量减少了,因为氢气中的氢全部来自酸,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减少,故不选;B、加水等于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