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弄清两个概念,你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注意碱的碱性强弱与溶液的碱性强弱的区别.溶液的碱性强弱是由氢氧根离子浓度大小决定的,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碱性越强.从这个
最佳答案:在金属材料中除铂、银外,它是耐氢氟酸腐蚀的最好材料之一.在苛性碱溶液中它很耐蚀,但当氢氧化钠浓度很高时,蒙乃尔合金的耐腐蚀性虽比镍差一些,但仍比其他金属材料耐碱
最佳答案:在金属材料中除铂、银外,它是耐氢氟酸腐蚀的最好材料之一.在苛性碱溶液中它很耐蚀,但当氢氧化钠浓度很高时,蒙乃尔合金的耐腐蚀性虽比镍差一些,但仍比其他金属材料耐碱
最佳答案:烧碱物质的量的浓度大.两者都是强碱,完全电离,因为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同,所以烧碱物质的量浓度应是氢氧化钡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
最佳答案:首先 在相同浓度的溶液中,氢氧化钠是碱 电离出OH- 醋酸是酸 电离出H+ 当然是醋酸的氢离子浓度大PH为8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当然不是,你都已经有了最好的解释
最佳答案:2:1因为1个NaOH含有1个OH-,1个Ba(OH)2有2个OH-.现在OH-相同,所以是2:1.
最佳答案:PH=13 c(OH-)=10^-1mol/LKsp=c(Mg2+)[c(OH-)]^25.6×10ˆ-12=c(Mg2+)*(10^-1)^2 c(Mg2+)
最佳答案:溶液呈碱性因为生成物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碱性CH3COONA+H2O=CH3COOH+NA+ +OH-
最佳答案:ppm是百万分之一 其他的你自己算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1)醋酸为弱酸,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恰好生成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2)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
最佳答案:Na既可以与酸溶液反应(不论浓稀),也可以与碱溶液反应.只要有水,也就是溶液体系,Na就可以反应.因为Na的金属性非常强,可以直接夺取水中的氢.Mg可以与酸反应
最佳答案:2Al + 2NaOH + 2H₂O Na[Al(OH)₄] 很显然 AlCl消耗掉的最多
最佳答案:浓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l),反应放出大于57.3kJ热量因为浓硫酸稀析会放出一部分热量
最佳答案:用标准盐酸溶液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选用酸式滴定管,待测液是氢氧化钠,滴入甲基橙后溶液颜色是黄色,当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的甲基橙时呈黄色,不断的滴加稀盐酸,溶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酸碱中和滴定反应所需的仪器和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pH小于3.1显示红色、大于4.4显示黄色、3.1~4.4之间显示橙色,待测液是氢氧
最佳答案:氢氧化钠分子量=40;氢氧化钾分子量=56.同样质量的氢氧化钾能中和的硫酸比氢氧化钠的少,所以反应后溶液的PH值应当是:C.小于7
最佳答案:选C首先,三者中一水合氨是弱碱,PH较小,而氢氧化钡、氢氧化钠是强碱,PH较大所以要体积与PH相等,就要一水合氨的浓度最大,自然消耗的酸最多,氢氧化钡、氢氧化钠
最佳答案:这是关于PH值计算的问题第一提选D第2题,应该选C分析:因为中和反映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第2种是一强一弱的反映.对于强酸强碱的反映,要求氢
最佳答案:你分析的是正确的.AB就是酸碱中和,最后在B点溶液变为了硫酸铝,铝离子的水解程度比较大,所以溶液PH=3.8,然后BC开始产生沉淀,这点也符合事实,事实上PH
最佳答案:氨气易挥发,生成一水合氨的时候也必然有氨气和水产生,氨气又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气的时候必然也会有一水合氨生成,同学你可以不必纠结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