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最佳答案:小题1:①首联以问句起,并列一对矛盾——节令风物好,但心情不好。②颔联承首句,铺叙节令风物的迷人。③颈联承第二句,陈述心情黯然的原因。④尾联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最佳答案:(1)第二句流露出诗人悠闲与留连山水之情(从“发船迟”可看出)。(2)三、四两句,写“看水”时所见岸旁之景,作者不仅抓住最有特征的景物,而且写出新意(或:每句前
最佳答案:小题1: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答对两个给1分,共3分)小题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
最佳答案:(1)“荒村”与“古寺”(“断霭”与“流莺”、“生”与“语”)。(2)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
最佳答案:(1)春花凋谢,树木清阴,鸟鸣山幽,环境恬静。(2)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用突然传来清脆悦耳鸟声,突出了幽静,流露出诗人闲适中的喜悦。 (意对即可)
最佳答案:(1)萧萧梧叶飘落,本不会有声响,飒飒秋风送爽,本是时令使然,但用了“送”字和“动”字,就化无声为有声,变无情为有情;诗人触景生,移情于景,让客观景物染上了诗人
最佳答案:(1)第二句流露出诗人悠闲与留连山水之情(从“发船迟”可看出).(2)三、四两句,写“看水”时所见岸旁之景,作者不仅抓住最有特征的景物,而且写出新意(或:每句前
最佳答案:(1)“渺渺”写出了春江水面的辽阔,“茸茸”写出了花草的柔密茂盛,水面愈宽阔,花草愈繁茂,愈透露出作者的孤寂、忧愁之感.另外,这两个叠音词使整首诗音韵和谐,增强
最佳答案:(1)描写了傍晚时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鹤飞蝉鸣的景象.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意对即可)(2)
最佳答案:1.以“方塘”喻需要圣贤之书不断充实的大脑,以塘水的清澈明净喻收获知识后的舒畅心情.2.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
最佳答案:(1)七言绝句。 (2)张耒因春日闲居在家,慵懒无聊,借萧疏、枯寂的自然景物,来抒发寂寞、孤独、无聊之情;李弥逊因被贬斥回家后,门前冷落车马稀,诗人借自身处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