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能量越高越不稳定.若是放热反应,且需判断的是反应物时,放热越多,说明反应物能量越高,不稳定;若是判断生成物,则是放热越多,说明生成物能量越低,越稳定.若是吸热反
最佳答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最佳答案:热效应状态配平
最佳答案:墒值变化顺序:气体大于液体大于固体.所以产生气体越多,墒值越大,液体与固体比也是这样的道理.物质溶解后,或者电离,墒值也增加.
最佳答案:反应也就是要有新的物质产生,并不是什么沉淀,水,气体这种简单的说法.例如铁和硫酸铜反应,反应物里面有固体,生成物里也有固体,这里就要看溶液颜色的变化以及固体反应
最佳答案:CO2+3H2O+2AlO2-=2Al(OH)3↓+CO32-这个反应可以看成是分步反应CO2+H2O=H2CO3碳酸可以电离出H+离子 H2CO3=HCO3-
最佳答案:6e指一个方程式的物质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即2个Fe分子转移的电子数(2x3e)或者3个Cl2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一般用3x2e这样表示的吧?我大三忘的差不多
最佳答案:反应条件一般都是规定的 ,而且一些特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你要记清楚.
最佳答案:如果是化学式就根据化合价交叉,如果是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相同判断,
最佳答案:失电子就是负极,得电子就是正极,也可以看原电池中电子的流向判断
最佳答案:初中要求:(只要求复分解反应)是否生成气体、水或沉淀高中: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或者强电解质反应能生成若电解质大学:有张表让你慢慢背
最佳答案:从离子水平上来说,溶液中有两种还原剂Fe2+和Br-那么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优先规律,Cl2是先和还原性强的Fe2+反应完后再与Br-反应Fe2+有0.4mol如
最佳答案:当然不同啦,这个很简单啦,Fe失去两个电子,H离子得到两电子,共转移两个电子.比如说我给你两个苹果,那我就是失去了两苹果,而你得到了两苹果,我们之间转移的两个苹
最佳答案:首先确定其他元素的化合价,然后根据正负化合价之和等于零(注意:每种元素化合价乘以原子数),然后算出物质化合价!
最佳答案:首先看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然后看两边各种原子的数量是否相等,最后看放出的热量书写是否正确
最佳答案:一般反应物中含有气体且放热的反应,并且反应物中有可燃物的,条件为点燃.所以无气体且吸热的反应,条件为加热
最佳答案:取上清液 滴加稀硫酸 有白色沉淀 即过量SO4 2- + Ba2+ =BaSO4↓
最佳答案:依据规律、经验和常识直接判断不同反应的△H的大小的方法可称为直接比较法.   (1)吸热反应的△H肯定比放热反应的大(前者大于0,后者小于0);   (2)物质
最佳答案:1)ZnCO3+2HCL =ZnCl2+CO2+H2O(2)BaCl2+HNO3(不反应)(3)Na2SO4+Ba(OH)2=BaSO4+2H2O(4)K2SO
最佳答案:根据同一行或同一列元素的相似性质比如知道碳酸钙是沉淀,钡和钙在同一列,有相似之处,那么就可以推断出碳酸钡是沉淀还有一些特别常见的沉淀,见得多了就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