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保护动物,能够体现人和动物和平共处的文章?
1个回答

放 生

董怀杰

周末,我和妻子从书山学海中把儿子拉出来,偷得半日闲暇,徒步野外,看一看门外的景致,听一听窗外的声音.

在嵩山的一个山坳里,被溪水冲刷得光滑干净的鹅卵石,真让人爱不释手.不经意间,石下一只螃蟹,激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一场全力以赴的”搜蟹”专项行动打响了,经过数小时的“围追堵截”,二十八位“战俘”终于成了瓮中之“蟹”.

回家后,本可立即“正法”,考虑到有一半螃蟹尚处于“幼年”,只得判为“缓期执行”,让小儿暂收三尺垂涎,把他们暂时“羁押”在鱼缸中.按“国际法”须善待“俘虏”,于是我的日程中又多了一项“政治任务”:招待“横行将军”.毕竟是“高级战俘”,米饭、瓜子、蛋糕、蔬菜这些素斋,并未讨其“欢心”.于是又跑到书店,查看蟹类“贵族”的生活习性及“饮食”习惯,并发动全家老幼,群策群力,又为它们添置了石块、青草、藻类等,招待规格日益增高,可它们的健康状态每况愈下.

时至中秋佳节,团圆欢聚之夜,望见鱼缸中已绝食数日的“二十八位贵宾”,随手放入几块“九头崖”,没见回应,不由我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决定全部放生.晚饭后,我首先拉拢最贴心的妻子:“你看,当今社会,‘生态游’的人越来越多,都认为野生的都是绿色的,天然蟹族也成了他们选中的目标之一.况且,咱家养也不符合它的生息条件,不如……”说到这,妻子截住了我的话:“别说了,螃蟹又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孩子们的‘铁齿铜牙’早已等着油炸清蒸呢?现在倒好,你是得寸进尺,又想放生,你和孩子们解释去,我保留意见.”

好,中立也行,最起码减少了敌对力量.为达到放生的“战略”目的,必须知已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当权者岳母信主,母亲信佛,都是心善、言善、行善的标兵,这与我方有利.但小儿子想吃螃蟹,这对我的方针很致命,因为二老极宠她们的孙子、外甥,他的愿望就是她们的意见,眼看一场唇枪舌战在所难免.

农历八月十六晚上,我主持召开了家庭民主讨论会.会议主题:二十八只螃蟹的去留问题.会议制度:民主集中制;会议提倡: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力争达到:大多数同志的满意;要求自己:从善如流.首先亮明我个人的观点:“爱护动物是人类的一种觉悟、一种文明的标志.动物不是人类的天敌,双方互不侵犯,得到保护是它们应得的权力.逮它们回来,让它们背井离乡,我们已经错了,我们不能一错再错.”听了我的高论,立即激起了大儿子的坚决反对:“我捉螃蟹时,立功最大,并受到几只大螃蟹的猛烈反击,手都被夹流血多处,血债要用血来偿.况且它平时横行水乡,不种善因,难得善果,今日有此下场,也是罪有应得!”小儿子听到他哥哥的有力反驳,高兴得鼓起掌来,就像炸蟹已吃到了嘴里.

“都是吃亏调子定得太高了”.妻子说,“你尝到曲高和寡的滋味了吧!”

“大儿子存有偏见,有点公报私仇吧!”我争论道,拒绝捕杀,是所有动物的本能,况且它在水乡纵横有度,处事稳重得体,‘虾兵’总是拥它为‘蟹将’,一旦遇有强敌入侵,便立举锋利双钳,克敌制胜,如此静则文、动则武,优雅显于举止,刚烈藏于心田,凛然大丈夫气节,更显儒将风范,我们怎能让无辜者去受死呢?”

妈说:“这么小的事,你言重了,怎么处置也不伤大雅吧!”

我接过妈的话紧追不舍:“妈,你从小就教导我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怎么今日为孙子的利益说出这样违心的话来?”

在学校教哲学的内弟调侃道:“哥,你这种做法是对大家付出劳动的全盘否定,有权力劳动,就有权力享受.这劳而无功、劳而无获,怎么说也不符合价值规律呀!”

这时,一直沉默的岳母看是时候了,站起来以长者的身份过来中和并做出了断:“算了,别争了,都听我的,把小的放了,大的留下.”

放生无望,我不得不以退为进,逼小儿就范:“好!您说的好,我同意把大的留下,小的放生.不过嘛,这帮小螃蟹到了水乡,谁来无微不至地照顾它们呀,不照样一个个地饿死?”

情况出现了转机,煽情初见成效,小儿子揉着发酸的鼻子说:“我不吃小螃蟹了,也不吃大螃蟹了,求你们把它们都放了,让他们一块回家吧!

“好!”我为小儿子的回心转意大声喝彩.我如愿以偿,你想,连小儿子都这样说了,其他同志还有什么意见不能保留呢?霎时间,敌对势力,土崩瓦解,这时举手表决,一致通过.

书院河边,我连夜送它们上路,这些螃蟹,终于虎口脱险,又重回故里了.我仰望着八月十六的月亮,咦,真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