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身自好的莲花 阅读答案
洁身自好的莲花
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
迅速发展.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
15.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3分)
1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4分)
①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②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18.“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5.形象地点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16.叶面上的灰尘经雨水清洗能变得清洁干净.
17.①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纳米、微米级的超微结构.或: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覆盖着无数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
②莲叶上的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沾起叶面上的灰尘从上面高速滑落.
18.使得叶面不沾水滴,保持清洁;能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不易生病.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最新问答: Why does Jacob love Bella so much,that's just wrong!She alre 20以内三个数相加减的口算练习题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持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 不等边三角形ABC的两条高的长度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高的长度也是整数,那么这条高的长度等于______. 磷化之后到电泳涂装之间一般经过几道水洗? 已知数轴上表示关于X的方程3X+2M-1=0与2-M=2X的解的两点到原点距离相等,求M 关于球面坐标计算三重积分时r的取值问题 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一个轨道,AB段为[1/4]圆弧,半径为R,水平放置BC段长度为R.一小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间 牛角淡淡的阳光是什么意思’ 很容易从人群中辨认出他,因为他个子很高。(翻译) 小华和小明体重的比是5:4,小明和小红体重比是3:2,小华和小红的体重比是______. 向量a与向量b平行、则向量a与b方向相同或相反、是否正确. 1.一桶油连桶重5.6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重3.1千克.原来油重几千克?桶重几千克? 当a除以b等于21余4时,b等于多少,a最小 糟字怎么组词 下面这些组数字告诉了我们一些事情,仔细思考并用英语写下来(中文也行) 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通常条件下水蒸汽易液化,氧、氢则很难液化 甲数和乙数的比是二比三乙数和丙数比是四比五甲数和丙数的比是多少?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煮沸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以制得Fe(OH)3胶体B.氧化铝的熔点很高 下列物理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 A.伏打发明了电池 B.特斯拉发明了交流输电技术 C.爱迪生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