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式解析式可得出P的坐标为(2,-1).
(2)如果△AP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根据P的纵坐标不难得出AB=2,根据对称轴x=2可得出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然后可根据A,B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也就能得出a的值和C点的坐标.
求D点坐标时,可根据∠ABP=45°,即三角形O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来解.此时OB=OD,B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就是D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由此可得出D的坐标.
(3)当旋转后A在C′D′上时,E点和O重合此时b=0;当旋转后A在B′D′上时,此时可求得OE=1,即b=-1.因此可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当0≤b<3时,旋转后的△B′C′D′与△ACD的重叠部分是个三角形,如果设C′D′与AC交于M,那么重叠部分就是△CEM的面积.可先求出EM的长,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S,b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1<b<0时,旋转后的△B′C′D′与△ACD的重叠部分是五边形,由于五边形不是规则的图形,因此可先根据AC,D′B′,AD的直线的解析式求出旋转后得出的三角形与ACD的各边的交点的坐标,然后根据其他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和,差”关系来求出五边形的面积,即可得出S,b的函数关系式.
③当-3<b≤-1时,旋转后的△B′C′D′与△ACD的重叠部分为四边形,可仿照②的解法求出此时S,b的函数关系式.
综上所述可得出b的不同取值范围内,S,b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得出的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S的最大值.
(1)P(2,-1)(2)因为△AP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点坐标为(2,-1)所以AB=2,所以A(1,0),B(3,0)将A点坐标代入二次函数y=a(x-2)2-1得:0=a(1-2)2-1,所以a=1所以二次函数为:y=x2-4x+3所以C(0,3),...
点评:
本题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考点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图形旋转变换等重要知识点,综合性强,能力要求较高.考查学生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