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然”的一词多义?
收藏:
0
点赞数:
0
评论数:
0
1个回答

1.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是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点赞数:
0
评论数:
0
关注公众号
一起学习,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