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进行解答;
(2)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3)根据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石蕊试液遇显酸性的溶液变红.进行解答;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进行解答本题.
(1)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可知甲是分子;
故答案为:分子;
(2)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因此a=8时,依据结构示意图该粒子的符号为:O2-; 故答案为:O2-;
(3)根据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石蕊试液遇显酸性的溶液变红.因为氯化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当遇到石蕊试液时,能使滴有石蕊的滤纸变红,所以,滤纸由右至左逐渐变红;
故答案为;滴有石蕊的滤纸变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可推测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由图示可知A、B、C、D四种分子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2:2:1;
故答案为:2:2:2:1.
点评:
本题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及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的关系;及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