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出发开往乙站,起动加速度为2m/s2,加速行驶5秒,后匀速行驶2分钟,然后刹车做匀减速运动,滑行
2个回答

解题思路:(1)汽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和时间求出物体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再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出加速的最大速度,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可以求出匀速运动的位移,再加上减速运动的位移则为甲乙两站间的距离;

(2)求出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根据平均速度定义由位移和时间求出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即可.

(1)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a=2m/s2,加速运动的时间为5s,则汽车在匀加速过程中的位移

x1=

1

2at2=

1

2×2×52m=25m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知,加速5s后汽车的速度v=at=2×5m/s=10m/s,则汽车在匀速运动2分钟时间内的位移

x2=vt=10×120m=1200m

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x3=50m

所以甲乙两站间的距离x=x1+x2+x3=25+1200+50m=1275m

(2)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v0=10m/s,末速度v=0,产生的位移x3=50m

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知,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

v3=

v+v0

2=

0+10

2m/s=5m/s

所以匀减速运动过程时间t3=

x3

.

v3=

50

5s=10s

所以汽车从甲至乙所用时间t=t1+t2+t3=5+120+10s=135s

则汽车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

.

v=

x

t=

1275

135m/s≈9.4m/s

答:(1)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为1275m.

(2)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为9.4m/s.

点评:

本题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和位移时间关系以及平均速度的定义,掌握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