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大学时,我的兴趣十分广泛,阅读摄影,书法,吉他,再加上各种体育,娱乐方面的爱好,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自己心里也觉得挺充实的,心想,终于闯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还不赶紧享受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于是,我整日追逐着各种热闹事,虽然有时候师兄姐也会好心地提醒我不可太闲散率性,但我总能给自己找到率性而为理由.
可是,大一一年下来,我心里总有些忐忑:专业方面知识,说不懂吧,似乎全都懂;说懂吧,似乎又都不完全了解.那时候,虽然我心里隐隐有了不安,但我并不知道这些不安的来由,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克服.
正在这时,中文系新上任了一位主管教学的副主任.这位搞古典文学出身的老先生可谓三句话不离本行,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要求全系学生每人背诵一百篇古代文学作品.全系顿时哗然!当时正值经商热,许多大学生也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在商海的岸边跃跃欲试,哪里有工正正经经地背古文?回想起平时上古典文学课,我们都忍不住要问老师一句:”学古典文学到底有什么用?“如今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求每个人先背一百篇古典文学作品,我们去哪儿给自己找到兴趣,找到动力呢?
于是,很多同学决定采取磨洋工的方式跟系里对杭,我自然也是其中一块超级耐磨砖.想想,背一百篇古典文学作品,要耗掉我多少参与各种热闹事儿的时间呀?我怎么可能沉得下这份心呢?
然而,系里的执行措施却似铁板钉钉不折不扣.那时候高校还没有扩招,全系才两百来个学生.却有四十多个老师,所以,老师管起学生来也特别积极勤快.我们的班主任与教古典文学的老师分头紧盯学生,务必保证人人过关.老师们还干脆定死过关的时间,到时过不了者一律加倍背诵!
虽然我们已经松散了一年多,但毕竟架不住系里这种”高压“.于是,每天早起晚睡的有之,躲在小树林里大声朗读的有之,一个人躺在床上喃喃自语的亦有之,总之人人拿出自己的过关法宝,精疲力竭地对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奇迹般,我们真的人人都过关了.
直到这时,发起这次被我们称为”魔鬼训练“的老先生,才到班里与我们对话.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顶多只在幼儿启蒙阶段哄孩子们听.对于一个肩负事业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怎么能仅仅由着自己的兴趣一日日得过且过呢?过分广泛的兴趣,过分浮浅的阅读,只能给人带来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收获.这些收获根本无法给你们今后的事业带来强力的支撑.
最后,老先生还引用朱自清先生的话告诫我们:“学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行的.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诗虽少,看过了就还给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