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与“笔墨”二个词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1个回答

“水墨”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

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

“笔墨”有时亦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在技法上,“笔”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在理论上,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映发,完美地描绘物象,表达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水墨”与“笔墨”两个词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绘画术语中不可分割的词汇.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骨气形似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指出立意和笔墨的主从关系.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将笔和墨的关系划分开了.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反对将笔墨两者的关系分开:“笔墨二字,得解者鲜,至于墨,尤鲜之鲜者矣.往往见今人以淡墨水填凹处,及晦暗之处,便谓之墨,不知此不过以墨代色而已,非即墨也.且笔不到处,安得有墨?即墨到处,而墨不能随笔以见其神采,尚谓之有笔而无墨也.”石涛在《石涛画语录》中对“笔墨”的见解是:“笔与墨会,是为絪緼,絪緼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得笔墨之会,解絪緼之分,作辟混沌乎,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者得之也.”现代黄宾虹认为:“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以笔出.”这里提及的古代艺术大家所说的“笔”就是我们所说的“笔墨”,他们所说的“墨”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墨”,中国画强调有“笔”有“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