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操作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1个回答

解题思路:A、电解质溶液导电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有关;

B、CuSO4溶液中加入ZnS固体,溶液蓝色变浅,说明铜离子浓度减小,转化为沉淀;

C、中和滴定为测定一定体积待测液中n(H+)或n(OH-),计算出酸(或碱)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n/V]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与锥形瓶内待测液的体积无关,不得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D、氯气没有漂白性,新制的氯水中含有盐酸、次氯酸,溶液呈酸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A、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与醋酸钠溶液做导电性实验时,灯泡发光亮度一样,两溶液中的离子都是1价,说明溶液中阴离子(或阳离子)浓度相同,醋酸钠是强电解质,二者浓度不同,说明醋酸的浓度更大,醋酸是弱电解质,故A错误;

B、CuSO4溶液中加入ZnS固体,溶液蓝色变浅,说明铜离子浓度减小,转化为沉淀,CuS比ZnS更难溶,故B正确;

C、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事先用待测液润洗,会导致测量待测液的浓度偏高,故C错误;

D、新制的氯水中含有盐酸、次氯酸,溶液呈酸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不能说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氯气的化学性质;中和滴定.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溶液导电性、中和滴定、沉淀转化、氯水性质等,难度不大,注意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