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1个回答

解题思路: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

B.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C.常温下,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

D.钠加入溶液中时,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然后NaOH再和其它物质反应.

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氯气、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氯气和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导致氯水褪色,该反应中二氧化硫表现还原性,故A错误;

B.Cl2+H2O=HCl+HClO,氯化氢和次氯酸电离出氢离子而使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次氯酸有漂白性而使溶液褪色,故B正确;

C.常温下,铝被浓硫酸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为钝化现象,故C错误;

D.Na投入硫酸铜溶液时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所以钠不能置换出Cu,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钠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钠、氯气、浓硫酸、二氧化硫的性质,根据这些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A,注意二氧化硫、次氯酸都有漂白性,但氯气和二氧化硫的化合物在水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失去漂白性,为易错点.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