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①依据图示及该题的实验目的判断操作名称,分析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可以计算的量,再分析得到最终结果还需要的量;
②由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错误操作会引起哪些量的变化,最后分析这些量的改变对氯化钠质量分数的影响;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解答.
(1)①由图示可知向固体中加入水得到溶液,所以该操作为溶解.实验中加入的氯化钡只与碳酸钠反应不与氯化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已知碳酸钡的质量,即可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若要计算氯化钠的量,必须知道样品质量;
故答案为:溶解;样品的质量;
②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可知Na2CO3与BaCO3的质量比为106:197,所得沉淀为BaCO3的质量,若未洗涤而烘干,则BaCO3的质量将偏大,由Na2CO3与BaCO3的质量比计算所得Na2CO3的质量也偏大,而氯化钠质量=样品质量-碳酸钠质量,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将偏小,由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氯化钠质量/样品质量]×100%,可以看出结果将偏小;故答案为:偏低;
(2)设产生气体的质量为x,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a+b=c+x,解得x=a+b-c,故答案为:a+b-c.
点评:
本题考点: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该题为实验题,涉及基本操作、纯度计算、误差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要明确解决各小题所需利用的知识点,善于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