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车速度提高20%,那么提速前后的速度比=1:(1+20%)=1:1.2=5:6,时间比=6:5;提速后用的时间是原定时间的[5/6],所以原定时间=1÷(1-[5/6])=6小时;
(2)12分钟=[1/5]=0.2小时,假设第二次全程速度提高25%,那么提速前后的速度比=1:(1+25%)=4:5,时间比=5:4,提速后用的时间是原定时间的[4/5],所以提速后用的时间=6×[4/5]=[24/5]=4.8小时,应该提前6-4.8=1.2小时到达,实际是提前0.2小时到达,那么就是少提前1.2-0.2=1小时,
(3)那么行驶200千米用的时间:1÷(1-[4/5])=5小时;车原来的速度=200÷5=40千米/小时,甲乙距离=40×6=240千米.
提速前后的速度比是1:(1+20%)=1:1.2=5:6,时间比=6:5;
原定时间是:1÷(1-[5/6])=6小时;
12分钟=[1/5]=0.2小时,假设第二次全程速度提高25%,那么提速前后的速度比=1:(1+25%)=4:5,时间比=5:4,
提速后用的时间是原定时间的[4/5],所以提速后用的时间是:6×[4/5]=[24/5]=4.8小时,然后可得:
200÷[(6-4.8-0.2)÷(1-[4/5])]×6,
=200÷5×6,
=24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
故答案为:240.
点评:
本题考点: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多重条件).
考点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认真审题,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而得出原定时间,求出车原来的速度,继而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