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______极.(2)A试管里产生的是______;B试管里产生
1个回答

解题思路: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电解水时负极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正极生成的是氧气,体积比为2:1,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氧气有助燃性.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1)A试管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因为负极上产生的是氢气,所以A端接电池的负极.

(2)A试管里产生的是氢气;B试管里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3)在试验中通常加入少许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电解水的速率.

(4)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

2H2↑+O2↑;

(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之间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之间结合成氧分子,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故答案为:

(1)负.

(2)氢气;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3)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电解水的速率.

(4)2H2O

通电

.

2H2↑+O2↑.

(5)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点评:

本题考点: 电解水实验;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只要平时能认真读课本并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即可较轻易地回答,主要是要重视实验中的细节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要注意理解.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