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方程式
3个回答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3、数集的符号: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或 ;整数集 ;有理数

集 ;实数集 .

4、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 、=

5、若集合中有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个数为 ;真子集个数为 ;非空子集个数为 ;非空真子集个数为 .

6、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7、子集的性质:

(1) (即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2)若A B,B C,则A C;

(3)若A B,B C,则A C.

8、集合的基本运算

(1)并集:

(2)交集:

(3)补集:

(4)性质:① , ;② , ;

③ , , ,

, .

9、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10、(一)求函数定义域的原则:

(1)若 为整式,则其定义域是 ;

(2)若 为分式,则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0的实数集合;

(3)若 是二次根式(偶次根式),则其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不小于0的实数集合;

(4)若 ,则其定义域是 ;

(5)若 ,则其定义域是 ;

(6)若 ,则其定义域是 .

(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以及分段函数求值

(三)求函数的解析式

11、函数的单调性:

(1)增函数:设 ( 的定义域),当 时,有 .

(2)减函数:设 ( 的定义域),当 时,有 .

强调四点:

①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离开了定义域和相应区间就谈不上单调性.

②有的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单调(如一次函数),有的函数只在定义域内的某些区间单调(如二次函数),有的函数根本没有单调区间(如常函数).

③函数在定义域内的两个区间A,B上都是增(或减)函数,一般不能认为函数在 上是增(或减)函数.

④定义的变形应用:如果证得对任意的 ,且 有 或者 ,能断定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如果证得对任意的 ,且 有 或者 ,能断定函数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

几点说明:函数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有的函数在一些区间上是增函数,而在另一些区间上不是增函数;函数的单调区间是其定义域的子集;该区间内任意的两个实数,忽略任意取值这个条件,就不能保证函数是增函数(或减函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必须在定义域内进行,即函数的单调区间是其定义域的子集,因此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必须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3)三类函数的单调性:

①一次函数

当 时,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当 时,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

②反比例函数

当 时,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

当 时,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③二次函数

时,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

当 时,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在 上是增函数.

(4)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i)定义:设值、作差、变形、断号、定论.

即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是:⑴设 , 是给定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且 < ;⑵作差 - ,并将此差式变形(要注意变形的程度);⑶判断 - 的正负(要注意说理的充分性);⑷根据 - 的符号确定其增减性.

(ii)导数

(5)如何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6)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

(7)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和函数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的区别.

12、函数的奇偶性:

(1)奇函数: (2)偶函数:

注意:①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

②由于任意 和 均要在定义域内,故奇(偶)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所以我们在判定函数的奇偶性时,首先要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③若奇函数的定义域中有零,则其函数图象必过原点,即 .

④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区间而言,它是“局部”性质;而函数的奇偶性是对整个定义域而言的,它是“整体”性质

⑤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

(3)证明和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步骤: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一般步骤:

① 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 ②确定 ;

③作出相应结论:

若 ;

若 .

(4)奇偶函数图象的性质特点:偶函数的图象关于 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5)函数 为奇函数可推得:

(6)函数 为偶函数可推得:

(7)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非空,则有奇函数与偶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奇函数与奇函数的成绩是偶函数,偶函数与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

13、函数的图象及其变换、对称性、双对称以及函数的周期性:

(1)函数的轴对称:

定理1:如果函数 满足 ,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推论1:如果函数 满足 ,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推论2:如果函数 满足 ,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y轴)对称.特别地,推论2就是偶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它是上述定理1的简化.

(2)函数的点对称:

定理2:如果函数 满足 ,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

推论3:如果函数 满足 ,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

推论4:如果函数 满足 ,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原点 对称.特别地,推论4就是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它是上述定理2的简化.

(3)函数周期性的性质:

定理3:若函数 在R上满足 ,且 (其中 ),则函数 以 为周期.

定理4:若函数 在R上满足 ,且 (其中 ),则函数 以 为周期.

定理5:若函数 在R上满足 ,且 (其中 ),则函数 以 为周期.

14、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若 ,则 ;(2) ;

(3) ;(4) ;

(5) ;

(6) 的正分数指数幂为 , 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7) ;(8) ;

(9) .

15、对数函数的运算性质:

(1) ;(2) ;

(3)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6、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

(1)指数函数 性质:

①定义域为 ; ②值域为 ;③过定点 ;

④单调性:当 时,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当 时,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

⑤指数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在第一象限内,当 时,图象离 轴越近的指数越大.

(2)对数函数 的性质:

①定义域为 ;②值域为 ;③过定点 ;

④单调性:当 时,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当 时,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

⑤对数函数的图象 在第一象限内,图象离 轴越近的底数越大.

(3)幂函数 的性质:

①所有的幂函数在 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 ;

②如果 ,则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

③如果 ,则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 从右边趋向于原点时,图象在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 轴,当 趋向于 时,图象在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 轴;

④当 是奇数时,幂函数是奇函数,当 是偶数时,幂函数是偶函数.

(4)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不等式和方程

(5)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17、零点定理: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那么函数 在区间 内有零点,即存在 ,使得 ,这个 也就是方程 的根.

18、给定精确度 ,用二分法求函数 零点近似值的步骤:

⑴确定一闭区间 ,验证 ,给定精确度 ;

⑵求区间 的中点 ;

⑶计算 ;

①若 ,则 就是函数的零点;

②若 ,则零点 ;

③若 ,则零点 ;

⑷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 :即若 ,则得到零点的近似值 (或 );若 不成立,则重复上面的⑵至⑷,直到使 为止.

19、函数与不等式、方程之间的关系

20、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

一元二次函数图象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是函数作为方程的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是不等式作为方程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