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开这个疑问,首先要明白“四书”、“五经”、“十三经”的概念,如下:
“五经”最早应是“六经”,指:《诗》、《书》、《礼》、《乐》、《春秋》、《易》,后来《乐》散逸,后世遂只传 “五经”.
“十三经”这一叫法成于南宋时期,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其中《周礼》、《仪礼》、《礼记》是把原“五经”中的《礼》拆成三本,而《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则是将原“五经”中的《春秋》拆成三本,所以它们分别有《三礼》《三传》之称)
再说说“四书”,它是南宋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印单行本,加上“十三经”里面的《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讲,“四书”“五经”可以并列而讲,而“四书”则是“十三经”的一部分.
不知道你是看懂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