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资料告诉了我们人类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由此可见,每一个科学成果都是后人在对前人经验的继承和质疑的基础上,又经过多次的探索和研究才获得的.
(1)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如果他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应该为木桶里土壤的质量明显减少.
(2)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是:A钟罩内没有绿色植物,小鼠很快死亡,B钟罩内有绿色植物,小鼠却可活较长时间;这说明绿色植物能够为小鼠的呼吸提供氧气.
(3)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人们常用淀粉的这个特性来鉴定淀粉的存在,在检测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时也用到碘液;图丙所示的实验是脱去叶片内的叶绿素,方法是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实验结束后,因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所以酒精变成了绿色,叶片脱去叶绿素后变成了黄白色.
①暗处理: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这样就说明了,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②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③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④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由此可知叶片未遮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
⑤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需要收集植物产生的气体,而陆生植物产生的氧气不容易收集,不如水生植物的便于收集产生的气体.
故答案为:(1)土壤质量明显减少(从具体质量的数值予以比较等类似答案也可)
(2)绿色植物能释放供动物维持生命的气体(植物能产生氧气等类似答案均给分)
(3)蓝①将原有淀粉运走耗尽②对照(对比、比较)③B酒精呈绿色,叶片呈黄白色④未遮光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⑤C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考点点评: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时需要经过几代 人的努力,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就是一个例证;所以,你不必迷信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你尽可以去大胆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