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题中文字部分部分是同模求余法.图中的算法又有差别.
文中,
6的同模求余法,较难适用于超大数,用嵌套运算量也很大.
原理是:形如AB的数,即个位是B,个位以上的高位形成的数是A,这个数的值 = 10A + B
【AB】%6 = (10A + B) %6 = (4A+B + 6A)% = (4A+B)%
7的算法与上类似,说的是对形如AB的数 = 10A + B
【AB】%7= (10A + B) %7 = (3A+B + 7A)% = (3A+B)%
图中,
6的同模求余法较好,算法的意思是,分别求A 模2的余数M、模3的余数N,则对6的余数就等价于9M + 4N 模6 的余数.孙子定理的内容请百度之.
7的同模求余法,来自于1001%7 = 0 【也就是图中的1000%7 = -1】
例如对某数N ,个十百三位是B,高位是A.则
N = 1000A + B = 1001A + B - A
因1001A % 7 = 0,所以
N % 7 = (B - A) % 7
反复使用这个过程,就是:三位一截,奇偶分别相加,代数“差”取余.
这里图中说是代数“和”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