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2004年5月21日A4版报道了一则新闻(标题:氮气泄露,报讯:昨晚,南京市建宁路上一停车场内发生氮气泄露事
4个回答

解题思路:(1)液化的方法:降温和压缩体积;

(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汽化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

(3)汽化吸热具有制冷效果.

(1)增大氮气的气压,使其沸点升高,在常温下变成液体.这样可以使氮气的体积减小,便于携带运输;

(2)因为液态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泄漏后马上就会发生汽化,而汽化要吸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因此会冒出“白烟”;

(3)“液体刚滴到地上就开始结冰”,液态氮泄漏后立刻就汽化了,不会滴到地上;“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液态氮汽化吸热时才具有制冷效果.

答:(1)增大氮气的气压,使其沸点升高,在常温下变成液体.这样将气体进行液化可以使氮气的体积减小,便于携带运输;

(2)液态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泄漏后马上就会发生汽化,而汽化要吸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因此会冒出“白烟”;

(3)液态氮泄漏后立刻就汽化了,不会滴到地上;液态氮汽化吸热时才具有制冷效果.

点评:

本题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液化及液化现象.

考点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液化及其液化现象,液化方法及其应用等知识点,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就不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