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命题者设题,也脱离不了作品的观点或主旨.所以说,当拿到一篇文章时,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从整体上感知这篇文章,了解、把握它的基本情感倾向或观点态度,这也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整体感知,除了指整篇文章外,也指某一段或某一部分.只有从整体出发,答题时才有方向和着落.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同时,有些作品我们还不能忽略它的写作背景、作者个人情况等.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我们才能进入更高的层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通常指能够概括分析事物、阐述观点以及作品表达的感情;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通常指能够对作者的观点看法给予中肯适当的评述,分析其意义,谈出自己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体会与认识,有自己的一定感悟.但这一切是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之上的.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处于高考语文能力层级中的最高层,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的整体把握能力.近年来,文学作品阅读命题格局相对稳定,使得这一考点成为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技法陈词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考生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的一个考点,因而最能考查考生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针对这一考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1.理解标题.很多标题本身就是写作的对象,往往以概括的形式交代文章的中心,所以对标题的理解切不可忽视.如“名题细读”部分的两个文章标题,理解了它们的含义,也就明白了文章写作的中心,答案的轮廓也就出来了.而很多同学在阅读时一味盯着文章,对标题视而不见,从而加大了阅读的困难.2.提炼关键语句.每个段落,都有概括该段内容的语句,尤其是一些形容词性的短语,而这些语句正是我们最后组织答案的要点.同时,一些必要的虚词也是很重要的,如“虽然……但是……”,“除了……还……”,“不仅……而且……甚至……”,找到了这些关键的语句,我们也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但是很多考生平时做题缺少边读边圈点勾画的习惯,以致在阅读过程中漏掉得分点.3.关注过渡性段落.过渡,往往承上启下,而上与下的关系并不是确定的,可能是承接,可能是递进,也可能是转折,这时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这些过渡性段落上下文的关系,进而得出正确的理解.4.辨识各种艺术手法.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部分组成,形式为内容服务,更好地表现内容.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找到相关的手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迅速地理解文章的中心.但很多同学对各种手法的认识不够充分,有的看不出手法来,有的能看出来却不能指出其作用.
最新问答: 客货两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驶72千米,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4:5,两车经过3分之2小时相遇 化学上排气法怎么用啊向上排气法是集气瓶口向上还是向下? 判断能否反应能写出方程式不能说明理由 甲以5km/h的速度进行有氧体育锻炼,两小时后,乙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条路追赶甲,根据他们的约定,乙最快不早于一 英语 哪句对?State of the art is something that is as modern as po 一列质量m=800t的火车在长s=2km的一段平直铁路上,其速度从v0=54km/h增加到vt=72km 1.某种型号的汽车每行驶12km耗汽油1kg,该型号汽车油箱的溶剂是50L.问这种型号的汽车在油箱装满汽油的情况下最多形 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为什么错?细胞中所有微量元素的总和小于多少? ·一道数学方程根的解答题!7x3^2n+1-21x9^n求值 若x的绝对值等于x,则x取值范围是? 已知|x|=3,|y|=2,且x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1题。(17分) 有理数是什么? 在括号里填上相同的数,使等式成立 以下关于《大卫·科波菲尔》的情节介绍,错误的两项是( )( ) A.大卫· 英语问题Yesterday afternoon ,when I walked out the school ,the w 作文家带给我的温暖作文 1.Snow is c______ in cold counties. 已知Z1=a+bi,z2=3-2i,Z3=2+ci,a,b,c属于R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a,b,c的值 求关于XX的成语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的成语形容水很清的成语形容湖面波光明净的成语形容船小而精致的成语形容全世界都知道的成语
相关问答: 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