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
解(1)随着污水排放增多,河流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由于3个监测点中2号监测点的氨氮量最大,溶氧量最低,而藻类叶绿素a含量最高,所以2号监测点的水华现象最严重.
(3)从监测点取水样,在显微镜下观察藻类.调查发现,污染越严重的水样藻类的种类越少,这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的研究.
(4)向水体引入植食性鱼类和大型挺水植物,与污染的河水中藻类形成捕食、竞争等关系.
故答案为:(1)自我调节能力
(2)2藻类叶绿素a含量
(3)群落
(4)捕食 竞争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群落的结构特征;种间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