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依据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解决.
(2)根据表中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解决;
(3)依据加热前后两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结合溶液中状态的改变对相关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由于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9g,所以此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20.9g硝酸钾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大小变化不明显,而硝酸钾变化很明显,所以表示NaCl的溶解度曲线是乙图象,t℃时恰好是两曲线的交点,所以两者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同,分析表中数据20℃~30℃的温度范围适合;
(3)10℃时,分别在100g 水中加入35g NaCl 和KNO3固体时氯化钠能完全溶解,此时氯化钠是不饱和溶液,硝酸钾不能完全溶解是饱和溶液,加热到60℃时氯化钠仍为不饱和溶液,而硝酸钾剩余固体全部溶解且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所以6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同,因溶剂相同故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对于氯化钠溶液来说加热前后,NaCl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两均未变化,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故答案为:(1)20.9(2)乙;B(3)不饱和;BC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考点点评: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中看出的①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③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等都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