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句话里就有俩事例.
事例一: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流传至今.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了.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事例二: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与命运同甘共苦,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越国本已亡国,但凭著勾践等君臣忍辱负重、从大处著想,结果非但越国得以保全,最后一雪前耻,率领越军(此处“三千越甲”为虚数,并不一定是指3000名越国士兵)反灭了吴国.并挟灭吴的余威渡淮北上,与诸侯会盟,终于成就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梦.越国臣民的坚忍得到最终的成果.